不动杆菌肺炎,是由不动杆菌引起的肺部炎症,不动杆菌肺炎往往发生在长期住院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患者,可全身多处感染,常见症状为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咳嗽剧烈、痰黏稠、黄脓状等,多采取营养支持治疗。
目录
1.流行病学
2.发病原因
3.发病机制
4.症状表现
5.临床检查
6.诊断方法
7.疾病鉴别
8.并发症
9.治疗方法
10.预防预后
【流行病学】
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人体皮肤、口腔黏膜、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
尤其在医院环境,各种用具的分离率高达1.2%,健康人皮肤分离率为25%。
在烧伤病区其检出率很高,病人的茶具、地面用具等不动杆菌检出率高达30%,便器、拖把的检出率则更高。
医务人员手的带菌率可高达9%~33%,护士手带菌率为18.1%,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手接触很可能是导致暴发流行的重要传播途径,空气中不动杆菌也可造成感染。
呼吸病室和新生儿病室、ICU病房、烧伤病房、肾病病房等最易发生暴发感染。
【发病原因】
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可来自外源性,亦可为内源性。
不动杆菌可从正常人咽部、口腔、分泌物中,痰液和支气管冲洗液中检出,属上呼吸道暂居菌。
痰可能是不动杆菌肺炎院内传播的最重要的细菌来源。
但目前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呼吸道人工管道和雾化器、面罩、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等带入的不动杆菌造成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不动杆菌肺炎报告不断增多,其危险因素主要为饮酒、吸烟等。
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被感染者多为住院或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者如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放疗时,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人及婴幼儿。
【发病机制】
不动杆菌是一属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球杆菌或短杆菌。1954年归于一个病属即不动杆菌属。
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被感染者多为住院或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者如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放疗时;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人及婴幼儿,细菌在肺泡内、细支气管内繁殖侵袭引起下呼吸道黏膜及肺泡充血、肿胀、炎性渗出、白细胞浸润聚集、化脓性坏死形成空洞及纤维增生。
【症状表现】
1.症状
不动杆菌肺炎患者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40℃,热型不规则。
咳嗽剧烈、痰黏稠、黄脓状,在肺部形成脓肿时可见大量黏稠脓痰,每天达数百毫升,少数病人痰中带血,呼吸困难明显。
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常见为恶心、畏食、呕吐、腹泻。不动杆菌肺炎可多处感染。最多是泌尿道感染,出现尿痛、尿急等症状。
2.体征
继发性不动杆菌肺部感染者,多原有基础疾病或呼吸道感染。起病缓慢,在抗生素治疗下仍不见好转,临床感染症状加重。
体征:全身衰竭明显,发绀、气促。有慢性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
感染时可有杵状指、贫血面容,胸部体检呼吸音减低(患侧)及湿性啰音,哮鸣音(两下肺多见),有脓胸时表现为胸腔积液体征,伴有败血症感染者可有脾大。
【临床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分类计数升高,一般在(10~2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80%~90%,有时有肝功能异常。痰培养检测到不动杆菌。
2.其他辅助检查
X线胸片肺中下野斑片阴影,少数为大片阴影,片状浓密影中见透亮区,呈多发性。有胸腔积液者见胸腔积液之X线征象。
【诊断方法】
不动杆菌肺炎主要靠细菌培养,但应注意要确定为不动杆菌,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体征;
2.连续2次以上痰培养有不动杆菌生长;
3.不动杆菌为纯培养或优势菌。
临床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怀疑不动杆菌感染:
1.机体抵抗力下降的住院患者(ICU),监护病房患者,有人工气道及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的感染或双重感染时;
2.临床表现似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但氨苄西林及头孢类抗生素等疗效不好时;
3.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呼吸道感染仍不能控制者。对可疑患者要反复留取分泌物或痰进行培养。
【疾病鉴别】
不动杆菌肺炎与其他革兰阴性菌肺炎鉴别十分困难,除非临床表现有典型的铜绿假单胞菌或大肠杆菌感染的特征性痰液。
如细菌培养中同时有其他革兰阴性菌生长,可能为混合感染。此时应根据细菌数量来判断是否并有不动杆菌感染。
【并发症】
不动杆菌肺炎可并发脑膜炎和全身感染。
【治疗方法】
近年来,不动杆菌出现多重耐药株,临床实验证明:新一代的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均显示对不动杆菌有较高的抗菌活力。
第三代头孢,如头孢噻肟;及第四代头孢,如头孢吡肟、头孢匹罗都能用于多重耐药的不动杆菌肺炎。
部分病例对阿米卡星(丁胺卡那)、妥布霉素敏感的仍能应用。
由于不动杆菌肺炎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全身衰竭明显,营养支持治疗较为重要,应酌情补充脂类、氨基酸、维生素、血浆、新鲜血液等。
【预防预后】
(1)预防
不动杆菌肺炎的暴发流行主要发生在院内,主要预防措施是:
1.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消除并发不动杆菌感染的诱发因素,及时停用激素。
对使用损伤机体免疫力治疗的患者,如放疗和化疗病人应积极给予支持治疗和加强营养,血象明显下降的患者更应引起注意。
对于慢性肺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也应加强营养,增强其抵抗能力。
2.限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和长期应用,尤其应限制对正常菌丛影响明显,易引起菌群失调的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3.病房要严格消毒各种呼吸治疗器械,特别是气管插管和套管、吸痰管、雾化吸入器、呼吸机管道,以免把不动杆菌直接带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4.呼吸病室、婴幼儿病室要注意空气的消毒。
5.严格医务人员乃至陪护员手的卫生。
6.对有不动杆菌感染或原有感染患者的遗物用品应彻底清洗消毒。
7.医院应该建立常规的不动杆菌检测方法,以便及时发现不动杆菌的感染。
(2)预后
由于不动杆菌抗药性日趋严重,诊断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一般细菌感染高。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6167号-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