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医药膳 > 药粥 >

  风湿性心脏病吃什么好

  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者中女多于男。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脏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经过10~15年逐步出现心力衰竭。那么风湿性心脏病如何饮食?

  

  【百合莲子绿豆粥的做法】

  

  1、将大米用清水洗净,百合洗净切小块;

  

  2、莲子去心洗净;

  

  3、锅内加适量水烧开,加入大米,莲子,绿豆煮开;

  

  4、转中火煮半小时,加入百合,冰糖煮开即可。

  
         

 

  【营养解析】

  

  稻米:大米具有很高营养功效,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大米可提供丰富B族维生素;大米具有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百合(干):百合是著名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百合主要含生物素、秋水碱等多种生物碱和营养物质,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特别是对病后体弱、神经衰弱等症大有裨益。支气管不好的人食用百合,有助病情改善,皆因百合可以解渴润燥。

  

  常食有润肺、清心、调中之效、可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百合中的硒、铜等微量元素能抗氧化、促进维生素C吸收,可显著抑制黄曲霉素的致突变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白血病、肺癌、鼻咽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

  

  有助于增强体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缓解放疗反应。莲子:莲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烟酸、钾、钙、镁等营养元素,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压、强心安神、滋养补虚、止遗涩精等功效。绿豆:绿豆含有丰富营养元素,有增进食欲、降血脂、降低胆固醇、抗过敏、解毒、保护肝脏的作用;绿豆味甘,性凉,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暑热烦渴、湿热泄泻、水肿腹胀、疮疡肿毒、丹毒疖肿、痄腮、痘疹以及金石砒霜草木中毒者。绿豆性寒,素体虚寒者不宜多食或久食,脾胃虚寒泄泻者慎食。

  

  【清炒绿豆芽的做法】

  

  将绿豆芽洗净,起油锅炒熟,下盐调味即可。

  

  【营养解析】

  

  绿豆芽:绿豆芽富含大量的维C,可以有效预防坏血病,清除血管壁中的胆固醇和脂肪的堆积、防止心血管病变的作用。另外绿豆芽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B2,对口腔溃疡的人很适合食用,其次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预防便秘和消化道癌等。同时还是一种低热能的减肥食品。

  
         

 

  【风湿性心脏病症】

  

  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症状,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风湿性心脏病症状之呼吸困难是因心脏瓣膜病导致长期或快速的肺淤血、肺泡弹性减退、通气功能障碍、心排量减低、血流速度减慢、换气功能障碍等导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及肺循环压力增高,引起反射性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之故。

  

  2、胸痛:胸痛是另一种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有时起源于局部轻微损害故无关重要,有时由于内脏疾病所致,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称为心原性胸痛。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病引起的心绞痛,胸腔或心包受损等致的胸痛均属此列。

  

  3、晕厥:是较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症状,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

  

  4、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5、鼻子:如果鼻子硬邦邦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6、皮肤: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黏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7、耳朵: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褶皱,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咽炎该怎么办
相关文章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