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本输》,别名少谷。微握拳,三间位于手背,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三间穴有泄热止痛,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胸腹满,气喘,热病。
目录
1.三间穴名解
2.三间穴位置
3.三间穴的功效与作用
4.三间穴主治疾病
5.按摩三间穴治牙痛
6.按摩三间穴的好处
7.三间穴穴位配伍
【三间穴名解】
三即第三;阔即间隙,指穴位,此穴是手阳明经的第三穴,故名三间。
间指容,即居处之意,此穴在本节后方,即第三节之后者,名三间。
【三间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微握拳,三间位于手背,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1、取穴方法
微握拳取穴,三间穴位于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赤白肉际处。
2、生理解剖
有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其示部),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三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一骨间侧肌、指浅、深层肌腱的背侧。有手背静脉网及第一掌背动脉之分支。分布着桡神经浅支。皮肤由桡神经的指背神经与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双重支配。
针经皮下筋膜,手深筋膜达第1骨间背侧肌,在第1蚓状肌与第2掌骨间通过,直至指浅、深屈肌腱到食指的肌腱背面与第2掌骨之间。
3、层次解剖
皮肤一皮下组织一第一骨间背侧肌一第一蚓状肌与第二掌骨之间一食指的指浅、深屈肌腱与第一骨间掌侧肌之间。
皮肤→皮下组织→第1骨间背侧肌→指深屈肌腱。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指掌侧固有神经、掌背神经和动脉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正中神经肌支和食指桡侧动脉分布。
布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和第一掌背动脉的分支。
【三间穴的功效与作用】
三间穴有泄热止痛,利咽的作用。
三间穴有泄邪热,利咽喉,调腑气作用。
三间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输穴,有泄热消肿、消满止泄作用。二间、三间,均与合谷交会,故二穴治病,均与合谷略同。
【三间穴主治疾病】
三间穴主治咽喉肿痛,身热,热病,唇焦口干,喘咳,胸闷气喘,胸腹满,腹胀肠鸣,泄泻,便秘,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齿痛,龋齿痛,舌卷不能言,目痛,气喘,手背红肿,肩臂疼痛,鼻衄,嗜睡等。
三间穴主治咽喉肿痛、齿痛、身热、腹胀肠鸣。
三间穴主要用于口、目及胸腹部疾患等:如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唇焦口干、龋齿痛、舌卷不能言、咽喉肿痛、目痛;身热、胸闷气喘;腹满肠鸣、痢疾,下利脓血及手背、手指肿痛,肩周炎等。
三间穴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胸腹满,气喘,热病,手背红肿等。
三间穴主治目痛,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干;腹满,肠鸣,泄泻,便秘;喘咳胸满;手背肿痛,肩臂疼痛;身热,嗜睡。
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急性结膜炎,青光眼;
其它:三叉神经痛,扁桃体炎,手指肿痛,肩关节周围炎。
【按摩三间穴治牙痛】
2、配穴:风火牙痛者,配外关穴、风池穴;胃火牙痛者,配内庭穴;虚火牙痛者,配太溪穴。
3、方解: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故局部取足阳明经的下关、颊车以通络消肿止痛;合谷是四总穴之一,为治疗牙痛之要穴。三穴远近相配,共奏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之功。
【按摩三间穴的好处】
痔疮疼痛难忍时,只要掐按三间,就能快速止痛,并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还可对此穴进行热水浴,即将手放入45摄氏度左右的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
另外,经常用拇指指腹揉按三间,每次1-3分钟,对调和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有帮助。
【三间穴穴位配伍】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穴、三间穴。
三间穴配少商穴治咽喉肿痛、唇干。
三间穴配少商穴、商阳穴,治咽干。
三间穴配前谷穴,有清热泻火明目作用。治目急痛。
三间穴配阳溪穴,有清利咽喉作用,主治喉痹咽如哽。
三间穴配后溪治手背红肿、手指屈伸不利等。
三间穴配阳溪穴、后溪穴,治手背红肿疼痛。
三间穴配合谷穴、天枢穴,治大便不通。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