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穴,经穴名,属足少阴肾经,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具有调经止带,通调腑气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腰腹疼痛、便秘、泄泻、小便淋沥等。
目录
1.中注穴名解
2.中注穴位置
3.中注穴的功效与作用
4.中注穴主治疾病
5.中注穴的按摩方法
6.中注穴穴位配伍
【中注穴名解】
1.中注穴
中,与外相对,指里部。注,注入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冷降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本穴物质为四满穴传来水津湿气,至本穴后则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体内,故名。
2.冲脉足少阴之会
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中注穴位置】
1.标准定位
中注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2.取穴方法
仰卧位,当脐中下1寸,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快速取穴:仰卧,肚脐下半横指,再旁开半横指处即是中注穴。
3.穴位解剖
中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
血管分布同大赫。为第十肋间神经分布处。皮肤由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
中注穴图片
【中注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中注穴具有调经止带,通调腑气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腰腹疼痛、便秘、泄泻、小便淋沥等。
此穴可有效调理合改善月经不调、痛经、腹痛、便秘、泄泻,痢疾、结膜炎、角膜炎等症。
中注穴系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调补肝肾之功,主治月经不调,腹痛,便秘。取此穴可使精气内注,犹调之以肾水,俾通润四围脏器之燥也。本穴位于肓俞之下,即借肓膜传导,而注之以精气也。
大便燥结是由于大肠吸收水分的功能正常,但肠蠕动能力减弱所致的所以很多人的大便燥结往往是长期反复出现的,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中注穴可以通调腑气,对于大便燥结有着非常不错的疗效。
【中注穴主治疾病】
中注穴主治肝肾及二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小便淋沥、腹泻不止、大便燥结、腰脊疼痛等。
现代又多用中注穴治疗卵巢炎、睾丸炎、输卵管炎、肠炎等。
1.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卵巢炎,输卵管炎;
2. 其它:睾丸炎,肠炎,腹痛,便秘,腰痛,结膜炎。
中注穴图片
【中注穴的按摩方法】
1.按摩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最好由他人进行按摩,以更有效地刺激穴位。
2.针刺
直刺0.8~1.2寸。针刺前宜排空小便;针刺时,局部有酸胀感,针感可传至腹部、胸部、咽部。孕妇禁针。
3.艾灸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中注穴穴位配伍】
中注穴配支沟、足三里,有调三焦,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腹痛,大便秘结。
中注穴配次髎、三阴交、有健脾活血,理胞宫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中注穴配太溪、中极,治膀胱炎。
中注穴配天枢、关元、支沟,治便秘。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