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疾病大全 > 外科疾病 > 普外科 >

  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真假两性鉴别及其治疗方法!

  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单基因性发育异常疾病。由于雄激素的正常效应全部或部分丧失而导致多种临床表现,可从完全的女性表型到仅男性化不足或不育的男性表型,为男性假两性畸形中最常见者。该病在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人中发病。AIS中该病系X连锁隐性遗传,在同一家族中发生。

  目录

  1.发病原因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图片

  2.症状表现

  3.临床检查

  4.诊断方法

  5.真假两性鉴别

  6.并发症

  7.治疗方法

  8.预防预后

  【发病原因】

  已肯定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属于性连锁遗传性疾病中的一种,并认为无论是雄激素受体数量缺乏还是功能障碍,均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二者可能互为等位基因。

  性连锁遗传性疾病是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导致其遗传与性别有关。可以分为性连锁显性遗传病和性连锁隐性遗传病。

  【症状表现】

  根据雄激素受体的完全或不完全异常,可再分为完全型(CAIS)和不完全型或部分型(IAIS或PAIS)两大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介于表型女性与几乎正常的男性之间。表型为正常女性的CAIS常因原发性闭经就诊而发现,少数则因疝手术在疝囊或腹股沟管中意外发现睾丸而得以诊断。

  在完全型AIS患者中,表现为原发闭经、女性体态、青春期有乳房发育,但乳头发育不成熟,无阴腋毛或稀少,女性外阴,阴道呈盲端,无宫颈和子宫,多以原发闭经就诊。

  性腺可位于大阴唇、腹股沟或腹腔内。在IAIS患者中,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伴有尿道下裂、小阴茎、小睾丸,男性第二性征发育不完善。

  【临床检查】

  AIS核型为46,XY。性激素六项检查中,AIS患者血浆中睾酮、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hFSH)浓度均在正常或正常高限值,而促黄体生成素(hLH)可升高。
 

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眼底示双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听力测定示轻度神经性耳聋。静脉肾盂造影示双侧肾盂输尿管扩张。B超可见阴道短呈盲端,无子宫颈、无子宫和女性生殖道,睾丸位置异常等。

  【诊断方法】

  1.根据临床表现。

  2.染色体检查,核型均为正常男性46,XY。

  3.体内LH和E2升高,但无明显T和FSH水平的变化。

  4.确诊须依靠雄激素测定和细胞中雄激素受体的测定。

  【真假两性鉴别】

  与女性假两性畸形和真两性畸形相鉴别,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具有46,XX核型,真两性畸形具有双重遗传性别及双重性腺性别,即同时具备睾丸和卵巢组织。

  1、真两性畸形

  这是一种在同一个人身体上,既有男性睾丸,又有女性卵巢的畸形现象。根据性排列组合的不同,真两性畸形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双侧真两性畸形

  两侧各自均有睾丸和卵巢,即不仅左侧有睾丸和卵巢,而且右侧也有睾丸和卵巢。

  (2)单侧真两性畸形

  一侧兼有卵巢和睾丸,另一侧则只有卵巢或只有睾丸。
 

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3)偏侧真两性畸形

  一侧只有睾丸,另一侧只有卵巢。

  真两性畸形的临床表现如下:

  (1)外生殖器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畸形,以男性抚育者,多数有阴茎、尿道下裂,一半以上有阴唇阴囊不完全融合,少有正常男性外生殖器;表现型为女性者多有大的阴蒂,多数有尿生殖窦,大多数有发育不良的子宫。

  (2)青春期表现:70%乳腺增大明显,少数发育不良或者不发育;半数有月经来潮,部分有排卵现象。以男性抚养者出现乳房发育,周期性“血尿”、睾丸痛;以女性抚养者表现为阴蒂肥大,大阴唇状如阴囊,无阴道,闭经或周期性腹痛,或可于在腹部或腹股沟触及肿块。

  真两性畸形的诊断:真两性畸形,根据临床表现和染色体核型还不能确诊,往往需要结合激素水平检验,MRI、CT、B超等检查,必要时行两侧性腺探查以及活检可确诊,目前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可以在避免开腹手术的情况下完成。

  真两性畸形现象,极为罕见,鉴别起来比较困难,须经过对性腺组织进行切片检查,确定同时存在睾丸和卵巢时,方能作出肯定结论。

  2、女假两性畸形

  外生殖器出现部分男性化,可从阴蒂中度粗大直至阴唇后部融合和出现阴茎。男性化的程度取决于胚胎暴露于高雄激素的时候早晚和雄激素量。

  根据上述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出生后,如对小儿的性别发生怀疑时,可进行性染色质、性染色体和尿17-酮、尿17-羟类固醇检查,若检查结果和性征表现不一致时,应引起注意,并作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以决定性别。
 

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并发症】

  睾丸位置不定,可在腹腔内或在腹股沟,25岁后睾丸恶变机会多。

  异位睾丸:睾丸从腹股沟管下降时,可能并未降入阴囊内的正常位置,而引引起异位睾丸。异位睾丸很少见,它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原则一般与隐睾相同。

  如诊断明确,则一般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因为雄激素治疗一般无效。青春期以前尽早作睾丸固定术,通常均可使睾丸功能恢复正常。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该病征在治疗上尚无新的进展。仍认为异位的睾丸易于发生恶性肿瘤,对患者主张切除睾丸,然后在青春期予以雌激素替代治疗。对PAIS患者当预计青春期发育后能完全达到正常男性化时,仍应保持其男性性别,否则也施行与CAIS同样的治疗方法。

  2.手术治疗

  关于睾丸切除的年龄,以往认为CAIS患者25岁以前发生恶性肿瘤的机会很少,25岁以后其发生率为2%~5%,而PAIS患者很少发生肿瘤。研究者们认为需要重新考虑以往不在青春期前进行睾丸切除术的主张。

  对于IAIS的治疗,以往主要是根据对患者的表型和将来心理性别的成功与否的分析来决定性别的选择。对IAIS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将可预测青春期的雄激素反应,从而指导性别的选择。
 

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手术的方式:在IAIS中,此类患者的性别选择十分关键,有人主张选择女性为宜,理由是小阴茎患者阴茎发育差,塑造有功能的阴茎很困难。

  但也应该考虑到具有痛性勃起的阴茎在行矫直后长度增加,因此,具有合适大小的阴茎亦可作男性抚养。按女性生活的IAIS需切除双侧性腺,必要时行外阴整形或阴道成形术。

  按男性生活的IAIS则需纠正隐睾和外生殖器整形。术后性别的选择应根据外生殖器、生殖管道、手术时的年龄、患者术前心理性别、抚养性别和社会性别、患者及家属的愿望、外生殖器矫形的可能性进行确定。

  【预防预后】

  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属于性连锁一类遗传性疾病,预防措施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

  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

  该病征除发生恶性肿瘤者预后不良,其余均不危及患者生命。在医务人员适时和适宜的治疗后,患者能早期决定性别发展趋向,可消除心理和精神压抑。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6167号-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