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Y >

  雨韭

  【雨韭的简介】

  雨韭,中药名。为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河南等地。具有利水通淋,祛痰,消肿解毒之功效。雨韭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咳喘痰多,失眠,内外出血,难产胎死不下,痈疽,瘰疬,秃疮,疥癣。

  中文学名 雨韭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粉状胚乳目

  科 雨久花科

  属 雨久花属

  种 雨久花属

  采收时间 夏、秋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

  拼音Yǔ Jiǔ

  英文名Herb of Korsakow Monochoria, Korsakow Monochoria

  别名浮蔷、青茨菇花、水白菜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choria korsakowii Regel et Maac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雨久花,水生草本,高50-90cm。全株无毛。雨韭根茎粗壮,纤维根发达。基生叶纸质;叶柄长约30cm;叶片卵形至卵状心形,长3-13cm,宽3-12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全缘;茎生叶柄较短,基部扩大成鞘,抱茎。雨韭总状花序顶生,有花10多朵;花梗长5-10mm;花直径约2cm;花被裂片6,蓝色,椭圆形,长约1cm,先端圆钝。蒴果卵形。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池塘、湖边或稻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河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雨久花,水生草本,高50-90cm。全株无毛。根茎粗壮,纤维根发达。基生叶纸质;叶柄长约30cm;叶片卵形至卵状心形,长3-13cm,宽3-12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全缘;茎生叶柄较短,基部扩大成鞘,抱茎。总状花序顶生,有花10多朵;花梗长5-10mm;花直径约2cm;花被裂片6,蓝色,椭圆形,长约1cm,先端圆钝。蒴果卵形。花果期7-10月。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表皮下可见2-4列细胞的绿色(细胞内含叶绿体)。通气薄壁组织宽厚,细胞圈链状排列,气腔内可见内生腺毛及其亮棕色分泌物,有的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散在,韧皮部外侧有厚角组织,木质部内侧各有一气道。中心为一大型髓腔片状髓为一层多角形薄壁细胞组成,散在有草酸钙针晶束。

  【雨韭的功效与作用】

      雨韭的功效

        性味苦;寒

  雨韭的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去湿,定喘,解毒。

  ①汪连仕《采药书》:"去湿之功同茵陈。散一切疔毒,消痔漏,明目。"

  ②《吉林中草药》:"清热定喘,解毒消肿。治高热,喘息,小儿丹毒。"

  【雨韭的图片】


          雨韭的图片  雨韭的图片
          雨韭的图片  雨韭的图片

 

  【雨韭的复方】

  雨韭治小儿高热咳喘:雨久花二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禹余粮
相关文章
云南裂腹鱼 芸香草 芸薹子 云实蛀虫 芸薹 云雾七 云母 云南茜草 越橘叶 越瓜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