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Y >

  岩黄连

  【岩黄连的简介】

  岩黄连,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石生黄堇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的全草。分布于甘肃、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肝炎,口舌糜烂,火眼,目翳,痢疾,腹泻,腹痛,痔疮出血。

  中文学名 岩黄连

  别 称 岩胡、岩连、菊花黄连、土黄连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罂粟目

  科 罂粟科

  属 紫堇属

  种 石生黄堇

  采收时间 秋后

  用 量 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

  毒 性 无毒 拼音Yán Huánɡ Lián

  英文名Root of Meadowrue Corydalis

  别名岩胡、岩连、菊花黄连、土黄连。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石生黄连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C.thalictrifolia Franch.nonJameson ex Regel]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岩黄连 多年生草木,高15-40cm。主根发达。茎1-3条,丛生,软弱。叶具长柄;叶片轮廓三角状卵武艺有,二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5枚,具短柄,二回裂片常3枚,菱形或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尖,边缘具粗齿。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长7-14cm;苞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花梗与苞片等长或略短;花冠金微向下弯;柱头2裂。蒴果圆柱状,略弯曲。种子多数,圆形,种阜杯状,包住种子一半。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缘岩石隙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类圆柱形或贺锥形,稍扭曲,下部有分枝,直径0.5-2cm。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具纵裂纹或纵沟,栓皮发达易剥落;质松,断面不整齐,似朽木状,皮部与木部界限不明显,完整者二回羽状分裂,一回裂片5枚,奇数对生,末回裂片菱形或卵形。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全草含小檗碱(berberine),消旋卡文定碱(cavidine),去氢卡文定碱(dehydrocavidine),消旋岩黄连碱(thalictrifoline),左旋-13β羟基金罂粟碱(13β-hydroxystylopine),右旋四氢掌叶防已碱(tetrahydropalmatine),左旋四氢非洲防已碱(tetrahydrocolumbamine),原阿片碱(protopine),斯氏紫堇碱(scoule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rine)等生物碱。

  【岩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岩黄连的功效

         性味苦,凉。

  岩黄连的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

  【岩黄连的图片】


         岩黄连的图片  岩黄连的图片
         岩黄连的图片  岩黄连的图片

 

  【岩黄连的复方】

  ①治火眼、翳子:岩黄连、龙胆草各一钱,上梅片五分。共研末,装瓷杯内蒸透,用灯草蘸药点入眼内。

  ②治痔疮出血及红痢:岩黄连五钱,蒸酒二两服。

  ③治急性腹痛:岩黄连二钱,生吃。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岩豇豆
相关文章
云南裂腹鱼 芸香草 芸薹子 云实蛀虫 芸薹 云雾七 云母 云南茜草 越橘叶 越瓜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