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对于人身体影响是很大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受到影响。那么肾虚吃什么进补呢?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肾虚?】
肾虚是肾脏精气阴阳不足所产生的诸如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脱发、腰脊酸痛、遗精阳痿、男子不育、女子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病证的一个综合概念。关于肾虚形成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为先天禀赋不足,二为后天因素引起。
肾虚腰痛多表现为腰痛绵绵、酸软不止,喜按喜揉,伴腿膝乏力,遇劳更甚,常反复发作。如偏肾阳虚者,则伴有面色发白,手足不湿,舌质淡,脉沉细;肾阴偏虚者,则伴有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肾虚腰痛采用饮食调理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
【肾阴虚者宜温肾补阳】
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这两种不同的情况调理方法也不尽相同。肾阴虚者宜多黑米、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黑,常吃黑色食物有益于温肾补阳。不过性凉的黑木耳不适合肾阴虚者。
乌骨鸡炖汤、红烧鲈鱼也是两道常见的有益补肾的家常菜肴,乌骨鸡性温、补血,补肾效果显著;鲈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肝肾,也有益于脾胃。经常食用可以调理肾虚劳损,起到固精壮阳的作用。
枸杞子和猪肝也是补肝肾、益精血的常见食材,这两者搭配在一起做成枸杞猪肝粥,那可是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极好地益肾阴、补肾阳。尤其对于阴阳失衡引发的腰膝酸痛、腿足无力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肾阳虚者宜益气健脾】
花生、红枣和粟米熬成一锅浓浓的粥,女性食之不仅可以美容养颜,男性唱食用还可以温补肾脾、健脾益气。李时珍曾记载粟米为“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当归生姜羊骨汤也是一道调理肾阳虚的好菜。当归是一种常见中药材,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生姜可以驱除内寒,温阳养血、益气健脾;而羊骨则是流传久远的补肾食材,《本草纲目》记载羊骨可以“补骨虚、通督脉”,对腰膝无力、胃寒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将淮山药去皮,与猪脑一起放入瓦罐中小火慢炖,适用于肾虚眩晕者,对面色苍白、阳痿早泄、心悸咳嗽的肾虚者也特别适用。淮山药对脾胃有着极佳的调理效果,配以猪脑补肾壮阳。
【冬季补肾食疗推荐】
1、花生红枣汤
材料:连衣花生200克,红枣30~50克。
做法:红枣、花生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花生烂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肾。红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能;花生具有健脾和胃、利肾去水之效。本汤可用于气血不足、各种失血病、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者食用。
2、黑豆排骨汤
材料:黑豆50克,排骨200克。
做法:黑豆最好提前用清水泡一夜;排骨洗净切块;凉水将排骨下锅,大火煮开;开锅后,用大火煮30分钟左右,撇净浮沫;加入黑豆,再煲2小时左右,最后加盐调味。
功效:中医认为,黑豆性平味甘,有活血清热、补虚乌发的功能。排骨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滋阴壮阳、益精补血。因此,常喝这道黑豆排骨汤,可以补肾养血,对头发有一定的滋养效果。
3、参杞羊肉汤
材料:羊肉1000克,党参2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砂仁5克,牛膝15克。
制法:上物除羊肉外,入砂锅加水煎煮30分钟后,倒出药汁。将羊肉切成小块,加酱油、糖、黄酒、葱、姜、味精等调料,腌渍入味,放入锅中,加药汁及适量清水,煮沸后,文火慢慢煨至羊肉烂熟即可食用。
功效:本汤可用于阳虚气血不足,症见面色萎黄、体虚乏力、气短食少、虚喘咳嗽、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舌淡者食用。
4、栗子粥
材料:板栗50g,粳米100g。
做法:煮粥食之。
功效:可做主食,板栗既能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腰膝酸软无力、步履蹒跚等症状者服食,对老人肾虚大有裨益。另外,板栗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一次不宜吃太多,反之易伤脾胃。
5、芪枣羊骨粥
材料:羊骨1000克左右,黄芪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羊骨打碎与黄芪、大枣入砂锅,加水煎汤,然后取汁代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调味,稍煮即可。温热空腹食用,10~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强筋,健脾益气。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等功效。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效。羊骨性味甘温,有补肾、强筋的作用。体虚乏力、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久泻、久痢者适宜服用此粥。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