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溪穴,经穴名,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具有清热散风,通利关节的功效,主治头痛、耳鸣、牙齿痛、结膜炎、疟疾、半身不遂、目赤肿痛、热病心烦等。
目录
1.阳溪穴名解
2.阳溪穴位置
3.阳溪穴的功效与作用
4.阳溪穴主治疾病
5.阳溪穴的按摩方法
6.按摩阳溪穴的好处
7.阳溪穴穴位配伍
【阳溪穴名解】
1.阳溪
阳,热也、气也,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溪,路径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后蒸升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此后吸热蒸升上行于天部,故名。
2.中魁
中,与旁相对,正也,指本穴气血运行的路线是大肠之正经。魁,首也,与尾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首为阳,尾为阴也。中魁名意指本穴向大肠本经输送阳热之气。
3.大肠经经穴
经,动而不居也。大肠经经气由本穴经过,故为大肠经经穴。
4.本穴属火
属火,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输至此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吸热后上炎于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本穴属火。
阳溪穴图片
【阳溪穴位置】
1.标准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2.取穴方法
在手腕桡侧,拇指上翘,当两筋(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腱)之间,腕关节桡侧处取穴。
快速取穴:手掌侧放,拇指伸直向上翘起,腕背桡侧有一凹陷处即是。
3.穴位解剖
阳溪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有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腕背支。分布着桡神经浅支。皮肤由桡神经浅支分布。
【阳溪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阳溪穴具有清热散风,通利关节的作用,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牙齿痛、结膜炎、疟疾、腱鞘炎、半身不遂、目赤肿痛、热病心烦等。
手阳明经脉、经别、络脉、经筋均与头、目、耳、齿有联系,故阳溪穴可治疗头面五官病。
癫、狂、痫证多由心、肝痰火蒙蔽清窍所致,阳溪为五输穴中的经穴,五行属火,火乃肝之子、土之母,泻之可清心肝之火,补之可健脾祛痰,故阳溪可用于癫、狂、痫证的治疗。
阳溪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之经穴,有清泻阳明、舒筋利节的作用。所治症,略同合谷。
阳溪穴图片
【阳溪穴主治疾病】
阳溪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腕部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鼻衄、鼻鼽、龋齿痛、咽喉肿痛、半身不遂、肘臂不举、热病心烦、癫狂痫等。
现代又多用阳溪治疗神经性头痛、扁桃体炎、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偏瘫、小儿消化不良等。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耳聋,耳鸣,结膜炎,角膜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病;
其它: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扁桃体炎。
【阳溪穴的按摩方法】
1.按摩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2.针刺
直刺0.5~0.8寸。
3.艾灸
米粒灸3~5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灸法慎用。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改善目赤肿痛、牙痛、腰痛等疾病。
4.刮痧
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阳溪穴,力度稍重,出痧为度,可缓解发热无汗、头痛、牙痛等。
阳溪穴图片
【按摩阳溪穴的好处】
1.缓解头疼
阳溪是补阳气、提精神的要穴。头痛发作时,以拇指指腹按压阳溪半分钟以上,头痛会迅速得到缓解。阳溪最善通经活络。
经常用拇指尖垂直掐按此穴,每次1-3分钟,可以有效防治脑中风和高烧不退等症。
2.治疗角膜溃疡
角膜溃疡初期,眼睛有明显的刺激症状,怕光、流泪、眼痛、角膜上出现灰白色小点或片状浸润;严重时上述症状更加明显,睁不开眼,眼痛难忍,视力减退。
本症采用隔蒜或隔姜灸阳溪穴具有良好效果。
【阳溪穴穴位配伍】
阳溪穴配阳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作用,治目赤肿痛。
阳溪穴配合谷治咽喉肿痛。
阳溪穴配解溪、神门,治惊悸、怔忡。
阳溪穴配大陵、太冲,治目赤肿痛。
阳溪穴配偏历、列缺,治头项痛。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