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穴,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位于上臂前外侧,平腋前纹头下3寸,当肱二头肌外侧沟处《针灸甲乙经》。天府穴有调理肺气,安神定志的作用。主要用于胸肺、五官疾患等。
目录
1.天府穴名解
2.天府穴准确位置
3.天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4.天府穴主治疾病
5.天府穴的刺灸法
6.按摩天府穴的好处
7.天府穴穴位配伍
【天府穴名解】
天,天部也。府,府宅、门府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肺经阳气上输天部之门府。
本穴物质由云门穴传输而来,和天府处的温度场相比,云门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仍处于高位,在天府处气血物质的变化仍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以阳热之气的形式上输于天,穴名之意即在于强调穴内气血物质的这一变化,故名。
【天府穴准确位置】
标准定位:天府穴位于上臂前外侧,平腋前纹头下3寸,当肱二头肌外侧沟处《针灸甲乙经》。
1、天府穴在哪里
坐位或卧位,在腋前皱壁上端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取穴。简便取法: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侧处是穴。
坐位,微屈肘,天府穴于肱二头肌外侧沟平腋前纹头处至尺泽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界处取穴;或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处是穴。
2、生理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天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肌。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肌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通过处。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头静脉和臂外侧皮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肱二头肌外侧沟内头静脉外后方,深进肱肌。该肌与肱二头肌之间有肌皮神经经过,并发肌支支配该二肌。
3、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肌。
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长头。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头静脉经过和臂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肌皮神经和肱动脉分布。
布有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和头静脉,肱动、静脉肌支。
【天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天府穴有调理肺气,安神定志的作用。
天府有调肺气,清上焦,疏经络作用。
【天府穴主治疾病】
天府穴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及哮喘,咯血,瘿气,鼻衄,目眩,不能远视,多睡,神志恍惚,善忘,悲苦,上臂外侧前廉痛,上臂内侧痛、麻木不仁,身肿身胀,身重嗜睡等。
天府穴主治气喘、瘿气、鼻衄、上臂内侧痛。
天府穴主要用于胸肺、五官疾患等:如咳嗽、气喘、支气管炎及哮喘、鼻衄、目眩、远视、口鼻出血、多睡、恍惚善忘及瘿气、上臂外侧前廉痛。
肺病:咳嗽,鼻衄,气喘,咯血。
经脉病:肩及上肢内侧疼痛,麻木不仁。
神志病:神志恍惚,善忘,悲苦。
头面五官病:目眩,不能远视。
其他病:身肿身胀,身重嗜睡。
【天府穴的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而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
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肩部或肘部放散。
艾灸方法
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天府穴的好处】
常用中指指腹揉按天府,每次左右各按1~3分钟,对鼻部有保健作用,可预防鼻塞、鼻炎等。
【天府穴穴位配伍】
天府穴配曲池穴治疗臂痛。
天府穴配合谷穴治口鼻出血。
天府穴配膈会穴、气舍穴治瘿气、咽肿。
天府穴配肩髃穴、天宗穴治肩臂痛。
天府穴配肩髃穴、曲泽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上臂疼痛。
天府穴配臑会穴、合谷穴、气舍穴,治瘿气、咽肿。
天府穴配合谷穴、迎香穴,治鼻衄。
天府穴配合谷穴,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天府穴配中府穴、云门穴、华盖穴、肺俞穴,治哮喘。
天府穴配臑会穴、气舍穴、间使穴、太冲穴、太溪穴,有行气活血,解郁散结的作用,主治瘿气。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