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养亲汤,是传统的中药方剂,用于降气消食、温化痰饮之功的方剂,主要治疗老人中虚喘嗽,痰壅气滞之症。此方出自《韩氏医通》,莱菔子就是萝卜子,苏子是紫苏的种子,白芥子是芥菜的种子,三味本草都是植物的种子,种子都有油性,能滋润,且性质都是往下降的,能通便。三个药加在一起,把老人的吃喝拉撒以及平时可能有的一些小毛病全管了。如今,三子养亲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人的“代谢综合征”,用于去除体内有形及无形之痰。
方剂名:三子养亲汤
方剂组成: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方剂方解:本方治证乃因伤食生痰,痰壅气滞,肺失宣降所致。治宜下气消痰,宣肺止咳。方中紫苏子下气消痰,止咳平喘;白芥子利气豁痰;莱菔子降气祛痰,行滞消食。三药合用,可使气顺痰化食消,咳逆自平。三子皆治痰之药,而又能于治痰之中各逞其长,临证当视气、痰、食三者之孰重孰轻,以定君药,余为臣药。原方三子,为事亲者设,故名“三子养亲汤”。
用法用量:紫苏子(主气喘咳嗽),白芥子(主痰),萝卜子(主食痞兼痰)。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
注意事项:1、本方下气作用较强,消瘦、气血两虚、阴虚者不宜服用。
2、建议使用时间为2—4周,不建议服用过长时间。
临床应用
郭某,女,4岁。2010年4月13日诊。患儿咳嗽反复发作已2年余,每于感冒之后即咳嗽吐白痰不已。本次发病乃两日前感冒,后咳嗽不止,痰多色白,伴食欲不振,舌苔白厚腻,脉滑。曾用西药抗炎治疗无效,又遍寻老中医治疗,收效甚微,后邀余诊治。据其脉症,余辨此证乃属食滞伤风,化痰滞于肺脾,成痰壅食滞气逆之证。故拟以消食化痰,降气止咳,用三子养亲汤加味。处方。苏子6克 白芥子5克 莱菔子9克 茯苓12克 半夏6克 陈皮6克 前胡6克 紫菀6克 焦三仙各10克 内金6克。三剂后,咳嗽吐痰明显减轻,食量增加,效不更方。原方又进3剂,病告痊愈。追访:后又贪食受风发作1次,遵原法治疗而愈,以后再未发作。
粱某,男,58岁,2001年8月2日初诊。气喘反复发作20年,加重15天。患者于20年前开始气喘,症状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初病时多于冬季发病,近几年发作频繁,无规律性。此次于半月前因感冒后气喘发作,用西药抗炎、平喘、解痉等方法治疗,症状好转不明显。现症见气喘,不能平卧,夜间为甚,痰白黏而少,无发热,无明显咳嗽。诊见面色暗红少泽,舌质暗红偏淡,舌苔白,脉虚数。X线胸部正位片示两肺纹理粗乱。中医诊为哮喘,证属寒痰内积,瘀血夹杂,肺气不足。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治法:温化寒痰,活血通络,降逆平喘。方用三子养亲汤加味。处方:苏子7克 炒莱菔子7克 白芥子7克 前胡10克 陈皮5克 半夏10克 干姜7克 五味子7克 艾叶10克 桔梗10克 枳壳7克 地龙7克。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