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大全 > 解表药 >

  白芷

  白芷(学名:Angelica dahurica)为伞形科当归属的植物。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东北及华北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5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中文名 白芷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科 伞形科Apiaceae

  

  种 白芷/台湾当归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生态环境 田野

  

  族 前胡族 PEUCEDANE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目 伞形目Apiales,Umbellales

  

  属 当归属 Angelica

  

  域 真核域

  

  别名 薛、芳香、苻蓠、泽芬、白茝、香白芷、虈、芷、芳香、晼

  

  功能主治 祛风发表,散寒燥湿。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顺,鼻渊,脘腹冷痛,风寒湿痹,寒湿带下,痛经,疮疡肿痛,风疹湿痒。

  

  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秋播种植的,次年7~9月间茎叶枯黄时采挖。春播种植的,当年10月采挖。择晴天,先割去地上部分,再挖出根部。除净残茎、须根及泥土(不用水洗),晒干或微火烘干。置干燥不通风处保存,防虫蛀或霉烂。

  

  性味归经

  

  【性味】 辛,温。

  

  ①《本经》:"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温,味辛微甘。"

  

  ④《药物图考》:"有小毒,臭香,味辛。"

  

  【归经】 入肺、髀、胃经。

  

  ①《珍珠囊》:"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禁/宜人群

  

  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哂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白芷后,刮削上皮,细锉,用黄精亦细锉,以竹刀切,二味等分,蒸一伏时后出,于日中晒干,去黄精用之。"

  

  ②《纲目》:"今人采(白芷)根洗甜寸截,以石灰拌匀晒收,为其易蛀并欲色白也。入药微焙。"

  

  地理分布

  

  栽培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功用主治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白芷作用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

  

  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

  

  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4]

  

  临床应用

  

  1. 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等。

  

  2. 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

  

  3. 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4. 用于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2钱;或入丸、散。[5]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白芷选方

  

  [药方选录]

  

  ①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

  

  ②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百一选方》都梁丸)

  

  ③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

  

  ④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⑤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疡医大全》)

  

  ⑥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百一选方》)

  

  ⑦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十便良方》)

  

  ⑧治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医方摘要》)

  

  ⑨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为末,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本草衍义》)

  

  ⑩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卫生易简方》)

  

  ⑾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为末,米饮服二钱。(《经验方》)

  

  ⑿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濒湖集简方》)

  

  [临床研究]

  

  治疗头痛、牙痛、三又神经痛 取白芷2两、冰片2分,共研成末,以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嘱均匀吸入。治疗牙痛20例、三叉神经痛2例,显效时间最短1分钟,最长10分钟;治疗头痛21例,有效20例;神经衰弱头痛17例,有效14例,在2~7分钟内显效。

  

  或以白芷60克,防风26克,细辛5克,加工制成注射液80毫升,分装灭菌后供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治疗20多例,亦效。

  

  另外,本品和紫草、白蜡、忍冬藤、冰片及香油(麻油)配制成白芷油,可治烧伤。

 


 

下一篇:生姜
相关文章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6167号-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