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子木的简介】
椋子木,中药名。为山茱萸科植物梾木Swida macrophylla (Wall.) Sojak的心材。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台湾、西藏及长江以南各地。具有活血止痛,养血安胎之功效。常用于跌打骨折,瘀血肿痛,血虚萎黄,胎动不安。
中文学名 椋子木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伞形目
科 山茱萸科
属 梾木属
种 梾木
分布区域 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台湾、西藏及长江以南各地
采收时间 全年均可
用 量 内服:煎汤,3-10g
毒 性 无毒 《新修本草》
椋子木的来源
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心材。
椋子木的植物形态
椋子木,又名:椋、?(《尔雅》),松杨、凉木(《本草拾遗》),冬青果(《植物名实图考》),灯台树、落地金钱、大叶灯台树、丁木树。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一年生之枝为赤褐色,疏生软毛,有角棱。单叶交互对生;阔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7~20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长而锐尖,基部圆形或钝形,边缘有不整齐的波状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青白色,有灰白色倒生短刚毛;叶柄长1.5~3厘米,上有深沟。平顶的圆锥状聚伞花序生于当年枝梢,长10~15厘米,平滑无毛,或有倒生短柔毛;萼筒形,4裂,裂片披针状三角形,外面有白色软细毛;花瓣4,黄白色,披针状长椭圆形;雄蕊4;子房下位,外披浓密的平伏灰白色柔毛,上有花盘。核果椭圆形,花萼宿存,熟时暗紫色,近于无毛,核球形。种子细小。花期5月。果期8~9月。
常见于山谷、溪旁、林缘、疏林中。分布山东、浙江、江苏、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树皮(丁榔皮)亦供药用。
【椋子木的功效与作用】
椋子木的化学成分
树皮含鞣质8~20%,叶含鞣质5~13%。种子含半干性油,出油率7~15%。
椋子木的性味
《唐本草》:"甘咸,平,无毒。"
椋子木的功用主治
《唐本草》:"主折伤,破血、养血,安胎,止痛,生肉。"
椋子木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椋子木的图片】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