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参的简介】
百味参,为百合科植物穗花粉条儿菜的全草。别名虎须草、绵毛肺筋草、白花痢疾草、麂子草、盗汗草、鹿吃草、小棕皮、夏生草、母复生、偏竹参、一柱香。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主治补虚敛汗;止血。主体虚多汗;盗汗;神经衰弱;吐血;便血。
药材名称 百味参
拼音 Bǎi Wèi Shēn
英文名 all-grass of Khas Aletris
别名 虎须草、绵毛肺筋草、白花痢疾草、麂子草、盗汗草、鹿吃草、小棕皮、夏生草、母复生、偏竹参、一柱香。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百合纲
亚纲百合亚纲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族粉条儿菜族
属粉条儿菜属
种穗花粉条儿菜
出处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药材基源:百味参为百合科植物穗花粉条儿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etris pauciflora (Klotz.)Franch.var.khasiana(Hllk.f) Wang et Tang[A.lanuginlsa Bur.et Franch.;A. khasiana Hook.f.]
采收和储藏:百味参在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百味参,穗花粉条儿菜,多年生草本,高23-35cm。根茎极短,丛生多数纤维状细根,外皮淡褐色,肉质,中具细木质髓心一缕。叶自基部丛生,外面具纤维状残基;叶片线形,坚挺似虎须,长4-20cm,宽1-4mm,先端尖,基部对折,白绿色而具膜质边缘,上部淡绿,平行脉明显于下面凸出,自中部以上沿边缘凸出的平行脉上密被细短毛。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自叶丛中抽出;苞片较花短,斜卵形;花小形,花梗长1-2mm;花被片6,白铎,长倒卵形,长2.5-4mm;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与花被对生,较花被稍短;花丝丝状,基部较宽,花药椭圆形,熟后3裂,种子多数,细小。花、果期夏、秋季。
生态环境:百味参生于海拔2300-4800m的山间的草地或路旁。
资源分布:百味参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昧辛;微苦;性温。
归经 肺;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炒炭存性研末。
【百味参的功效与作用】
百味参主治补虚敛汗;止血。主体虚多汗;盗汗;神经衰弱;吐血;便血。
【百味参的图片】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