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后穴,属于经外奇穴,球后穴的准确位置位于眼眶下缘的外侧14与内侧34交点处。球后穴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缓解治疗近视、斜视等。
目录
1.球后穴名解
2.球后穴的准确位置
3.球后穴的功效与作用
4.球后穴主治疾病
5.球后穴的按摩方法
6.球后穴穴位配伍
【球后穴名解】
“球”,在这里指的是眼球。“后”,指前后的意思,本穴所在的位置较深,在眼球后部分,所以称为“球后”。
【球后穴的准确位置】
1、取穴方法
仰靠坐位。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正坐仰靠位,嘱患者闭目,目平视,于眶下缘的外1/4折点处取穴。
2、穴位解剖
球后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下斜肌与眶下壁之间。分布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3、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内。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上颌神经颧颞支和眶下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颧支和颞浅动脉肌支分布,进入眶内可刺及眶下神经干、下直肌、下斜肌和眶脂体,有眼神经和动眼神经分布。
布有面神经分支及颧面神经分支,眶下神经和眶下动、静脉。
【球后穴的功效与作用】
1、按摩球后穴缓解治疗近视、斜视、青光眼、早期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2、按摩球后穴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
【球后穴主治病症】
治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目翳,早期白内障,近视,玻璃体混浊,内斜视,目赤肿痛,麦粒肿等。
球后穴主治目疾,如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早期白内障、近视等。
球后穴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近视、青光眼、玻璃体混浊、内斜视等。
球后穴主治眼病:目赤肿痛,目翳,麦粒肿,近视。
【球后穴按摩手法】
用食指指尖按揉球后穴3—5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缓解治疗眼部疾病,如近视、斜视、青光眼等。
【球后穴穴位配伍】
青光眼:配风池穴、曲池穴、合谷穴、太冲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癔病眼蒙:配神门穴(出处同上)。
内视:配太阳穴(《常用新医疗法手册》)。
虹膜睫状体炎:配睛明穴、太阳穴、合谷穴、肝俞穴(《针灸学》)。
视神经炎:配睛明穴、风池穴、养老穴、光明穴(出处同上)。
视神经萎缩:配翳明穴、睛明穴(《实用针灸学》)。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