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陵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外陵穴有和胃化湿,理气止痛,调血理气的作用。主治腹痛,疝气,痛经,泄泻,痢疾,腹胀,肠鸣,阑尾炎,输尿管结石,胃炎,肠炎,肠痉挛等。
目录
1.外陵穴名解
2.外陵穴位置
3.外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4.外陵穴主治疾病
5.外陵穴刺灸法
6.按摩外陵穴防治痛经和腹痛
7.外陵穴穴位配伍
【外陵穴名解】
外,指本穴气血作用的部位在经脉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脾土微粒输送胃经之外。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诸穴。
胃经下部气冲穴等穴传来的天部风气及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尘埃,上下风气交会后在本穴形成了一个风气场的驻点,随风气扬散的脾土微粒则随着在本穴的风停气止由天部沉降于地,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积的土丘,故本穴名为外丘穴。
【外陵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外陵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另说外陵“在天枢下半寸”《备急千金要方》;“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
1、取穴方法
仰卧位,当脐下1寸,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该穴横平内侧的中注、阴交。
外陵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2、解剖位置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外陵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肤由第10、11、12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腹内筋膜是腹壁最内一层筋膜。穴位下相对应的器官是大网膜、小肠。
3、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分布。
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外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外陵穴有和胃化湿, 理气止痛,调血理气的作用。
外陵穴治绕脐腹痛,凡腹气之绕脐者,多属寒热气结。
沉降胃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
【外陵穴主治疾病】
外陵穴主治腹痛,疝气,痛经,泄泻,痢疾,腹胀,肠鸣,阑尾炎,输尿管结石,胃炎,肠炎,肠痉挛等。
外陵穴主治腹痛,疝气、痛经。
外陵主治腹痛,泄泻,痢疾,痛经,疝气,腹胀等。
外陵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疝气、痛经等。
现多用外陵以治疗阑尾炎、输尿管结石等。
外陵穴主治腹痛,腹胀;痛经;疝气。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肠痉挛,阑尾炎;
其它:痛经。
【外陵穴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
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胀感,针感向下放散。
艾灸方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外陵穴防治痛经和腹痛】
这是一个对于女性来讲非常重要的穴位,它可以有效的缓解痛经症状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女性的身心健康,对于痛经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女性朋友们可以适度地按摩一下这个穴位,增强自己的身心健康。
其实我们女性朋友们日常生活中适当的按揉外陵穴,还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预防和缓解腹痛的作用的,如果我们大家出现了腹痛的症状,那么也是可以适当的按揉外陵穴来缓解病情的,腹痛其实并不是多么大的病情,如果不想选择吃药的话,也可以按摩一下外陵穴,这个穴位也有帮助自己缓解腹痛。
但是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按摩,不要自行按摩。
【外陵穴穴位配伍】
外陵穴配子宫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外陵穴配曲池穴、上巨虚穴、阑尾穴,治急性阑尾炎。
外陵穴配太冲穴、三阴交穴,治疝气。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