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为小儿常见的临床证候,凡腹部胃脘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统称为腹痛。本病主要讨论内科腹痛,外科所致的腹痛不包括在内。另外,痢疾、霍乱、积聚、鼓胀、虫证等内科疾病出现腹痛症状,应参考本病治疗。内科腹痛可见于西医学的许多疾病之中,例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道激惹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输尿管结石等,当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并能排除外科疾病时,可参考本病治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治疗小儿腹泻最全的中医偏方一起看看吧!
偏方一小香连丸(三)
组成:木香30克,诃子肉30克,黄连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饭和丸,如绿豆大。米饮下10~50丸,食前服。
适应证:冷热腹痛,水谷不化,脉滑。
来源:宋·张锐,鸡峰普济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偏方二椒面粥
组成:蜀椒5克,白面粉90克,生姜3片。
用法:将蜀椒研为细末,每次取适量同面粉和匀,调入水中煮粥,后加生姜稍煮即可。
适应证:小儿久患冷气,心腹结痛。
注意:一切热性病者均不可选用。
来源: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偏方三青橘皮散
组成:青皮30克,赤芍药30克,桔梗30克。
用法:上药研末。每取3克,水煎服。
适应证:小儿伤冷腹痛。
来源: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偏方四大黄丸(五)
组成:大黄30克,郁李仁9克,枳壳9克,山栀9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5丸,开水送下。
适应证:小儿大便不通腹痛。
来源: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偏方五神效木香散
组成:黄连30克,芍药30克,当归30克,龙骨30克,木香15克,诃黎勒皮9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每取3克,水煎服。
适应证:小儿水谷痢腹痛。
来源: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偏方六:胡黄连丸
组成:胡黄连15克,木香3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取5丸,粥汤下。
适应证:小儿疳痢,腹痛不止。
来源: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偏方七:豆蔻粥(二)
组成:肉豆蔻5~10克,生姜2片,粳米30克。
用法:将肉豆蔻捣碎研为细末,用粳米煮粥,待煮沸后加入豆蔻末及生姜,同煮为粥,早、晚服之。
适应证:脘腹隐痛,亦可用于虚泻冷痢。
注意:实热病及阴虚火旺体质忌用。
来源:宋·赵佶等,圣济总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偏方八:当归汤(四)
组成:当归3克,人参3克,白芍药3克,桔梗3克,陈皮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取1.5克,水煎频服。
适应证:小儿睡寒腹痛,面青手冷,不乳夜啼。
来源: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偏方九:白附香连丸
组成:黄连3克,木香3克,白附子2个。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粟米饭丸,如绿豆大或黍米大。每服10~30丸,食前,清米饮下。
适应证:腹痛扭撮,昼夜频并,乳食减少。
来源: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偏方十:消积丸
组成:丁香9个,缩砂仁20个,乌梅肉3个,巴豆2个。
用法:巴豆去皮油心腹,同他药共研为细末,面糊丸,如黍米大。3岁以上3~5丸,3岁以下2~3丸,温水下。
适应证:腹痛,大便酸臭。
来源: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偏方十一:参香丸
组成:乳香12克,木香12克,石菖蒲12克,人参12克,高良姜12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酒糊丸,如麻子大。1岁儿10丸,食后2小时米饮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适应证:小儿心腹疼痛,及肠冷便青。
来源:明·董宿,奇效良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偏方十二:蓬仙丸
组成:桂心15克,乳香15克,莪术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酒糊为丸,如麻子大。量儿大小加减,1岁儿服20~30丸,食前服用。
适应证:小儿心腹刺痛。
来源:明·董宿,奇效良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偏方十三:当归茱萸汤
组成:当归12克,吴茱萸12克,小茴香12克,甘草12克,木香12克。
用法:吴茱萸炮焙干,上药煎服。
适应证:肝受寒,小腹痛,大叫哭,目直视,但不搐。
来源:明·万全,万氏家传幼科发挥,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偏方十四:延茴散
组成:延胡索15克,小茴香15克。
用法:上药炒研末。每服6克,空腹米饮服。
适应证:小儿盘肠气痛。
来源:明·胡濙,卫生易简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偏方食物温胃丹
组成:人参30克,木香30克,炮白术30克,高良姜15克,五味子15克,当归15克。
用法: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取10丸,水煎,分3次服。
适应证:小儿腹痛啼哭不止。
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偏方十六:钩藤膏(一)
组成:乳香45克,没药45克,木香45克,僵蚕45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水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30丸,钩藤汤下。
适应证:腹痛。
来源:清·夏鼎,幼科铁镜,中国书店,1987。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