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草|孩儿草的功效与作用
孩儿草一年生纤细草本;枝圆柱状,干时黄色,无毛。叶薄纸质,下部的叶长卵形,长可达6厘米,通常4厘米左右,顶端钝,基部渐狭或有时近急尖,两面被紧贴疏柔毛;侧脉每边5条,常不甚明显;叶柄长3-4毫米或过之。
中文学名 孩儿草
界 植物界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目 管状花目 Tubiflorae
亚 科 爵床亚科 Ruellioideae
属 孩儿草属 Rungia
别 称 蓝色草、明萼草、甴曱草、黄蜂草、积药草、土夏枯草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科 爵床科 Acanthaceae
族 爵床族 Justicieae狗肝菜亚族 Diclipterinae
分布区域 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岭南采药录》)
【异名】蓝色草(《广州植物志》),明萼草(《种子植物名称》),甴曱草、黄蜂草(《广东中药》Ⅱ),积药草、土夏枯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孩儿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孩儿草
披散、多分枝草本。叶小,生于下部的卵形,长约2厘米,生于上部的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约4厘米;叶柄长3~4厘米。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近无柄或具柄,长约2.5厘米,直径约6毫米,花偏于一侧;苞片2列或4列,2列的常无花,无花的苞片椭圆形,长约4毫米,直径约2毫米,稍有边;有花的苞片圆形,锐尖,有薄膜质的边,背和边均被毛;萼长约2毫米,5深裂,裂片披针形,被毛;花冠白色至蓝色,稍长于萼,2唇形,上唇先端凹入,下唇3裂;雄蕊2,花药2室;子房有胚珠4颗。蒴果卵形或矩圆形,长约3毫米。花期冬至春季。
生于田边、坡地,村边之草地上。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集】由夏至冬,均可采收。
【药材】干燥全草高约30余厘米,茎细稍硬,径约2~3毫米,暗绿褐色或黄白色,有纵皱纹,近基部数节着生细根,节部稍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呈针孔状,木部质轻,白色。叶对生,青绿色或灰绿色,常脱落。穗状花序,花偏于一侧,多数脱落;苞片绿色或黄绿色而有膜质边缘。气微,味淡。
【性味】甘苦,凉。
①《广东中药》Ⅱ:"甘,平,微凉。"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微苦,凉。"
孩儿草的功效与作用
孩儿草的功效
清肝明目,消积止痢。治肝炎,急性结合膜炎,小儿食积,痢疾,颈淋巴结结核。
①《岭南采药录》:"消小儿食积,清肝火,与白芍功用相同。"
②《广东中药》Ⅱ:"明目,止痢。"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平肝清热,消积导滞。治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肝炎,急性结合膜炎,感冒,喉痛,颈淋巴结结核,疖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孩儿草的作用
治节肿,毒蛇咬伤:用孩儿草三至五钱,水煎服:并用鲜全草捣烂外敷,蛇伤敷伤口周围。(《广西本草选编》)
孩兜草验方
治疳积肝郁方:干孩儿草5钱、独脚金3钱、蜜枣3枚、清水二碗,煎成大半碗,分次服。
(方解)本方以孩儿草之甘凉平肝,以健脾胃,配以独脚金解肝郁而消积滞,肝郁得舒,脾运得畅,疳积自去,为平肝健脾之剂,小儿服之最为适合。
(方歌)孩儿单汤是本名,疳积肝郁免其成,再加独脚金同煎,平肝健胃小儿灵。
治疗儿童心肝火盛方:竹卷心、孩儿单、独脚金、旱莲草,每味3钱,清水煎服。
(方解)本方以竹卷心清心、旱莲草入肝肾凉血;孩耳草去肝火,独脚金消积健脾。全方药性和平,儿童服之,有益无损。
(方歌)儿童心肝火气旺,恶蛮厌食经不安,竹心孩儿旱莲草,独脚金来煎服康。
按:本品别名为曱甴草,与水曱甴草不同,用宜鉴别。又近人多用人字草代孩儿草,亦有功效。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