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G >

  高粱|高粱的功效与作用

  高粱(拉丁文名: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别称蜀黍、芦粟等。禾本科,高粱属。秆较粗壮,直立,基部节上具支撑根。叶鞘无毛或稍有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有纤毛。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属于经济作物。
  
  中文名 高粱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科 禾本科
  
  别名 蜀黍、木稷、荻粱、乌禾、芦檫
  
  门 被子植物门
  
  目 禾本目
  
  属 高粱属
  
  (《纲目》)
  
  【异名】木稷、所粱(《广雅》),芦份(《食物本草》),蜀秫、芦粟、获粱(《纲目》),番黍(《瓯治遗事》)。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种仁。
  
  【植物形态】蜀黍(张华《博物志》)
  
  一年生草本,高3~4米。茎圆柱形,节上有黄棕色短毛。叶互生,狭披针形,长达50厘米,宽约4厘米;叶鞘无毛或被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生纤毛。圆锥花序长达30厘米,分枝轮生,无柄小穗卵状椭圆形,长5~6毫米,成熟时下部硬革质而光滑无毛,上部及边缘有短毛。颖果倒卵形,成熟后露出颖外,亦褐色。有柄小穗雄性,其发育程度变化甚大。花、果期秋季。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高梁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种子成熟后采收。
  
  【化学成分】幼芽、果实含p-羟基扁桃腈-葡萄糖甙、水解产生p-羟基苯甲醛、HCN和葡萄糖。
  
  【性味】《纲目》:"甘涩,温,无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高粱的功效与作用
  
  高粱的功效
  
  ①《纲目》:"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功同。"
  
  ②《四川中药志》:"益中,利气,止泄,去客风顽痹。治霍乱,下痢及湿热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
  
  高粱的作用
  
  治小儿消化不良:红高梁一两,大枣十个。大枣去核炒焦,高梁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服二钱;3~5岁小孩每服三钱,每日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取碾高梁的第2遍糠,除净硬壳等杂质,置锅中加热翻炒,至呈黄褐色,有香味时取出放冷。每天3~4次,每次0.5~1钱口服。治疗104例,其中100例多在服药6次以内治愈,4例无效。
  
  食疗价值
  
  禾本科草本植物蜀黍的种子。又称木稷、蜀秫、芦粟、荻粱。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晒干除去皮壳用。
  
  【性能】:味甘、涩,性温。能益脾温中,涩肠止泻。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烟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便溏腹泻。
  
  【用法】:煎汤,研末,或煮粥服食。
  
  【附方】:
  
  1,高粱大枣散:高粱米60g,炒香;大枣10个,去核,炒焦存性,同高粱米共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白糖,混合均匀。每次6~12g。温开水送服。
  
  本方用高粱米、大枣益脾胃、止泻,炒用以增强收敛涩肠作用。主要用于小儿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少食腹泻或大便稀溏等。
  
  2,高粱苡仁车前汤:高粱30g,薏苡仁、车前各15g。加水煎汤服。
  
  本方用高粱益脾涩肠,以薏苡仁、车前草利尿除湿。用于脾虚湿盛,泻下稀水,小便短少。
  
  3、高粱花末
  
  原料:高粱花10克,红糖少许。
  
  制法:高粱花炒黄研末。
  
  用法:红糖开水冲服。
  
  功效:清热、解毒、止泻。适宜小儿赤白痢疾患者食用。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