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C >

  中药赤小豆花的图片形态及其功效与作用!

  赤小豆花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肿;行气利水;明目的功效。主治疔疮丹毒;饮酒过度;腹胀食少;水肿;肝热目赤昏花。

  【药材名称】

  中文名:赤小豆花

  拼音:Chì Xiǎo Dòu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Rice Bean

  别名:腐婢。

  【药材基源】

  赤小豆花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

  【性味归经】

  赤小豆花味辛;性微凉。归心;脾;胃;大肠经。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无毒。"

  【赤小豆花的功效与作用】

  赤小豆花主具有解毒消肿;行气利水;明目。主治疔疮丹毒;饮酒过度;腹胀食少;水肿;肝热目赤昏花。

  ①《本经》:"主痎疟寒热邪气、泄痢,阴不起,病酒头痛。"

  ②《别录》:"止消渴。"

  ③《药性论》:"消酒毒,明目。散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又下水气,并治小儿丹毒热肿。"

  ④《纲目》:"治肠中积热,痔瘘下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赤小豆花的图片】
 

         中药赤小豆花的图片  赤小豆花的原植物形态
         赤小豆花的功效与作用  赤小豆花的用法用量
 

  【赤小豆花的原植物形态】

  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茎长可达1.8m,密被倒毛。三出复叶;叶柄长8-16cm;托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

  小叶3枚,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长6-1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形或近圆形。

  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枚,花柄极短;小苞2枚,披针状线形,长约5mm,具毛;萼短钟状,萼齿5;

  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肾形,顶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渐狭的爪,龙骨瓣狭长,有角状突起;

  雄蕊10,二体,花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线形。荚果线状扁圆柱形。

  赤小豆的种子6-10颗,暗紫色,长圆形,两端圆,有直而凹陷的种脐。花期5-8月,果期8-9月。

  2.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cm。茎上有白色长硬毛。三出复叶;托叶披针形,被白色长柔毛,小托叶线形;

  叶柄长达20cm,被疏长毛;顶生小叶卵形,例生小叶斜方状卵形,长5-10cm,宽3.5-7cm;

  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微3裂,两面被疏长毛;小叶柄很短;基出脉3条。

  花2-6朵,着生于腋生的总花梗顶部,黄色;小苞片线形,较萼长;萼钟状,5齿裂,萼齿三角形;

  赤豆荚果圆柱形稍扁,成熟时种子间缢缩,含种子6-10粒。

  赤豆种子椭圆形,两端截形或圆形,暗红色,种脐白色,不凹。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赤小豆花栽培或野生,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采收储藏】

  夏季采收,阴干或鲜用。

  【赤小豆花的附方应用】

  ①主痃疟,寒热邪气,泄痢,阴气不足,止渴及病酒头痛:赤小豆花于豉中煮,五味调和,作羹食之。(《食医心镜》)

  ②治疔肿:赤小豆花为末敷之。(《普济方》)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