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药方 > 中药天地 >

  中药桐油可治疗外科炎症,它的药用功效及作用有哪些?

  桐油是一种取自植物油桐种子的天然的植物油,既可以用于医学,又可以用于建筑印刷等,中医常用来调和膏药等外用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桐油的功效与作用
 

桐油的功效与作用
桐油图片
 

  【桐油的功效与作用】

  1.桐油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桐油具有涌吐痰涎,清热解毒,收湿杀虫,润肤生肌之功效。主治喉痹,痈疡,疥癣,臁疮,烫伤,冻疮,皲裂。

  桐油原产中国,传统上用来涂抹保护木器、制造油布、油纸等防水材料,调制油泥镶嵌缝隙,中医用来调和膏药等外用药。

  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

  桐油可用于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2.桐油的使用价值

  桐油是取自大戟科油桐属树木油桐种子的油,在空气中氧化经聚合反应生成致密的漆膜。

  桐油是将采摘的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油桐的工业用植物油,整个过程为物理方法。

  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

  现代用于做木器油漆、油墨、制造合成树脂等。桐油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广泛用于建筑,油漆、印刷(油墨)、农用机械、电子工业等方面。
 

桐油的图片
桐油图片
 

  【桐油的毒性分析】

  桐油毒性较大,临床都作外用,禁忌内服。中毒者均系误食(将桐油误当一般食油烹调菜肴)所致。

  据289例观察,误食后大多在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最早者40分钟,少数在4小时左右。

  桐油中毒的主要表现为恶心、频繁的呕吐;其次为腹痛,头痛,头晕,呼吸困难,四肢抽搐,手足麻木、发冷,呕血、便血,发烧;严重者出现昏迷和喉肌痉挛。

  实验室检查提示,部分病例的肾脏有轻度损害;并能加剧肝脏疾患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变。经及时救治均告恢复。

  此外,尚有因持续食入微量桐油(食油中掺有桐油)而引起亚急性中毒者。据52例报告,其临床表现较之上述急性中毒有如下不同之点:

  一、胃肠症状轻;

  二、全身症状明显,发热、气憋、手足发麻远多于急性中毒,且有下肢水肿、感觉减退、潮红灼热、心脏扩大等急性中毒者罕见的征象;

  三、预后较严重,本组病例中有5例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桐油的临床应用
桐油图片
 

  【桐油的临床应用】

  1.治疗外科炎症

  以桐油石膏粉调敷患处。如用药及时,对急性化脓性炎症有促使其吸收消退或局限的作用。

  制剂及用法:以桐油30~40毫升与生石膏粉100克混和,调匀后涂于纱布或油纸上,外敷患处。

  腹腔炎症则敷于病变部位的腹前壁上;盆腔附属器官炎症敷于下腹,或采用阴道坐药方法;扁桃体炎及齿槽脓肿等敷于下颌部。

  敷药宽度必须超出炎症浸润范围。根据病情轻重每日换药1~3次

  2.治疗灼伤

  力求在灼伤后10分钟内,把灼伤的肢体浸泡于桐油桶里,浸泡时间以病人患肢离开油桶后疼痛消失或只有轻微灼感为止。

  浸泡后用消毒纱布沾生桐油敷贴患处,每天更换1次,至创面干燥为止。试治9例,浸泡后灼伤处周围红肿明显缩小,起泡也减少。

  Ⅲ度灼伤焦痂干燥后脱落自愈。没有出现感染,且愈后瘢痕柔软,不引起功能障碍。

  3.治疗寻常疣

  先用缝衣针或小刀将疣的表面轻轻刮破,随即将油桐果的胶汁滴在疣面,听其自然干涸结痂,自行脱落。

  如患处脱痂后,仍有部分疣组织尚未脱落者,再滴药1~2次,以愈为度。滴药后不要用水洗涤患处,以免影响结痂。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