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内消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用于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颓,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
【方剂组成】
山茱萸(捣,去校,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炒)、食茱萸、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60克,海藻(洗焙)、五味子(净拣)、大腹皮(酒洗,焙)、延胡索各75克,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陈皮(去白)各30克,川楝子(锉炒)90克,木香45克。
【功能主治】
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颓,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
【方剂药材介绍】
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效。常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大腹皮: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次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