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世医得效方》卷七,主要用于治心肾俱虚,梦寐惊悸,体常自汗,烦闷短气,悲忧不乐,消渴引饮,漩下赤白,停凝蚀甚,四肢无力,眼目昏花,形容瘦悴。耳鸣头晕,恶风怯冷。
【方剂组成】
榧子(去壳)60克,莲肉(去心)枸杞子、白龙骨、川巴戟(去心)、破故纸(炒)、真琥珀(另研)、芡实、苦楮实(去壳)、白矾(枯)、赤茯苓(去皮)、白茯苓(去皮)、文蛤、莲花须(盐蒸)、白牡蛎(煅)各30克。
【功能主治】
治心肾俱虚,梦寐惊悸,体常自汗,烦闷短气,悲忧不乐,消渴引饮,漩下赤白,停凝蚀甚,四肢无力,眼目昏花,形容瘦悴。耳鸣头晕,恶风怯冷。
【方剂药材介绍】
榧子: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用于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阴虚证。本品甘平质润,平补肝肾,有滋补强壮作用,凡肝肾阴虚诸证均可应用。
白龙骨:主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脱肛,痔疮,聤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桔矾收湿敛疮,止血化腐。用于湿疹湿疮,脱肛,痔疮,聤耳流脓,阴痒带下,鼻衄齿衄,鼻瘜肉。
赤茯苓:行水,利湿热,益心润肺。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心阴不足,肺燥,消渴。
文蛤: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制酸止痛,敛疮收湿之功效。主治痰热咳嗽,瘿瘤,痰核,胁痛,湿热水肿,淋浊带下,胃痛泛酸,臁疮湿疹。
【用法用量】
上药为末,酒蒸肉苁蓉560克,烂研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45克,细研为衣。浓煎薢萆汤,空腹时吞下。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劳力、房事。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