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蒺藜丸,中药方剂名,出自《圣惠》卷二十二,用于刺风。遍身如针刺,肩背四肢拘急,筋骨疼痛。
【方剂组成】
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茵芋1两,羌活1两,木香1两,羚羊角屑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花蛇肉2两(酒浸,炙微黄),白附子1两(炮裂),当归1两(锉,微炒),干蝎1两(微炒),薏苡仁3分,槟榔半两,牛膝1两(去苗),芎藭1两,牛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防风3分(去芦头),酸枣仁1两(微炒)。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杏仁膏,相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本方主治刺风。遍身如针刺,肩背四肢拘急,筋骨疼痛。
【方剂药材介绍】
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茵芋:具有祛风胜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挛急,两足软弱。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牛黄: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事项】
忌生冷、油腻、毒滑、鱼肉。
【各家论述】
白蒺藜丸——《成方便读》卷四
【处方】白蒺藜1升,鸡蛋10个(去黄存白,拌蒺藜1宿)。
【功能主治】时行赤眼,流泪红肿,胬翳遮睛,怕火畏光。
【用法用量】炒,磨,水泛为丸服。
白蒺藜丸——《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独活3分,羚羊角屑3分,防风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薯蓣3分,地骨皮3分,莽草1两(微炒),葳蕤半两,苦参1两(锉),枫香1两,蝉壳半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毒风攻,头面瘙痒,如似虫行,时发风疹。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猪、鱼肉。
白蒺藜丸——《圣惠》卷二十四
【处方】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黄耆3分(锉),独活3分,白芷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薯蓣3分,枳实1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3两(去芦头),黄连1两(去须),葳蕤半两,地骨皮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上冲,头面瘙痒如虫行,身上时有风疹,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白蒺藜丸——《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白蒺藜2两半(微炒,去刺),熟干地黄2两半,鹿茸2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白蔹2两半,磁石3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铁精1两(细研),桂心1两,续断1两,巴戟3两,赤芍药2两,玄参2两,木通2两,海藻2两(洗去咸味),牛膝2两(去苗),桑寄生2两,泽泻2两,射干1两半,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疒颓)肿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白蒺藜丸——《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蒺藜子(炒,去角)1两,旋覆花(择)1两,皂荚(去皮子,烧为灰)1两,恶实(炒)1两,龙脑(研)2钱,麝香(研)1钱,菊花(择)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风头旋,目运痰逆。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嚼细,温酒送下。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