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药方 > 方剂大全 > B >

  中药方剂贝母散的配方组成及其功效与用法!

  贝母散,中药方剂名,出自《鸡峰普济方》卷十一,主要用于主治新久咳嗽。
 

贝母的图片
 

  【方剂组成】

  贝母、知母、百部、阿胶、甘草、麻黄、杏仁、人参、茯苓、半夏曲饼子各等分。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本方主治新久咳嗽。

  【方剂药材介绍】

  贝母: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百部: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之功效。常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水1盏,大黄蜡1皂大,同煎至8分(即水一盏),通口服。

  【各家论述】

  贝母散——《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处方】贝母22.5克(煨令微黄),百合22.5克, 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30克(炙微赤,锉),赤茯苓22.5克, 麻黄30克(去根、节),石膏6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柴胡30克(去苗)。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宜肺平喘。主治伤寒汗出而喘促,烦热头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3.7克,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贝母散——《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处方】贝母、知母、百部、阿胶、甘草、麻黄、杏仁、人参、茯苓、半夏曲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治新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1盏,大黄蜡1皂大,同煎至8分(即水一盏),通口服。

  贝母散——《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处方】贝母22.5克(煨令微黄),百合22.5克, 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30克(炙微赤,锉),赤茯苓22.5克, 麻黄30克(去根、节),石膏6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柴胡30克(去苗)。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宜肺平喘。主治伤寒汗出而喘促,烦热头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3.7克,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贝母散——《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处方】贝母(去心)半两,皂荚子(炒焦色黄)半两,葶苈子(隔纸炒)1分,甘草(炙,锉)半两。

  【功能主治】小儿感寒咳嗽,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半钱匕,乳食后米饮调下。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