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称】
白头翁汤
【配方组成】
【用法用量】
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混合约400ml,分2次服。
【功效主治】
腹痛下痢、里急后重、赤多白少,或纯为血痢者。
【方剂方解】
白头翁汤以其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故临床运用既不可拘囿于肠炎、痢疾,亦不可局限于下焦病症,诸如月经先期、血崩、经期延长、带下黄稠、或赤白带下、阴痒、蚀痛、尿频、尿急、尿灼、尿痛、尿短赤、睾丸红肿热痛、血精及鼻衄、齿赃、肌衄,辨证属于湿热蕴盛者,皆可用本方治之。
【临床运用】
1. 治眼目郁热,赤肿阵痛,风泪不止者。(《皇汉医学·类聚方广义》)
2. 除用于治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外,对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结膜炎、急性附件炎及某些产后腹泻等均可应用。(《伤寒论方古今临床》)
3. 尿道感染。伴舌红,苔黄腻,口苦,脉细弦数。(《江西中医药》1984;2:31)
杜某,34岁,带下淋漓三月余,黄白质黏,秽臭蚀痛,至夜阴痒,心烦难寐。小腹胀,腰痛神倦。食无味,口干苦,大便日一行,小便黄臭。舌边尖红赤,苔根黄腻。诊其脉,弦缓有力。触其腹,腹膨隆,无压痛。超声波检查,子宫附件未见异常,盆腔少量积液。余谓此湿热下注胞宫也。杜某云:“某医院亦谓湿热,奈何不效?”索视所服之方,乃傅氏易黄汤。易黄汤固然可治黄带,其病机则以肾虚为主,湿热次之。而本案湿热为主,山药、芡实、白果滋阴固敛,显属不宜。拟白头翁汤加味:
白头翁15g 黄柏10g 黄连10g 秦皮10g 土茯苓30g 五剂
二诊:带益多,如注如崩,色白不黏。蚀痛、阴痒止,腹胀、腰痛亦轻。
守方五剂。
三诊:带下大减,微腹胀,仍腰痛。舌苔已退,脉象弦缓。此湿热将尽,虚象为著,改易黄汤善后之。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