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药方 > 方剂大全 > B >

  中药方剂补肝细辛散的配方组成及其功效与用法!

  补肝细辛散,中药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三,用于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细辛的图片
 

  【方剂组成】

  细辛7.5克,桃仁23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23克(去芦头),当归23克(锉,微炒),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3克(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3克(去芦头),柏子仁4克,芎藭23克,木香23克,白茯苓23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桂心23克。

  【功能主治】

  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方剂药材介绍】

  细辛: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

  前胡:具有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的功效。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柏子仁: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吴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各家论述】

  补肝细辛散--《眼科菁华》卷下

  【处方】青葙子、人参、茯苓、熟地黄、五味子、菟丝子、茺蔚子、车前子、泽泻、细辛、防风。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虚积热,而成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服。

  补肝细辛散--《圣惠》卷三

  【别名】细辛汤

  【处方】细辛1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3分(去芦头),当归3分(锉,微炒),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柏子仁半分,芎3分,木香3分,白茯苓3分,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焙),桂心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细辛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