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葛薯的简介】
山葛薯(学名:Dioscorea chingii Prain et Burkill)又名:三百捧、山葛薯等,属百合目,薯蓣科缠绕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粗壮,圆柱形,茎左旋,光滑无毛。单叶互生,茎基部叶通常为卵状心形,花单性,雌雄异株。蒴果三棱形,每棱翅状,花期4-7月,果期8-10月。
分布在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山坡灌丛阴处以及岩石石缝中。
药材名称 山葛薯
拼音 Shān Gě Shǔ
英文名 root of Han's pigeonwings
别名 山萝卜、十兄弟、山江豆、山岗荚、立蝶豆。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亚目百合亚目
科薯蓣科
属薯蓣属
种山葛薯
出处 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药材基源:山葛薯为豆科植物韩氏蝶豆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itoria hanceana Hemsl.
采收和储藏:山葛薯,夏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韩氏蝶豆 直立半灌木状草本,高30-50cm。有纺锤状块根。茎圆柱形,幼时被紧贴的毛。叶互生,三出复叶,叶柄极短;托叶卵状披针形,长5-8mm,被疏毛及纵脉纹;小托叶线状锥尖;小叶革质,叶片长圆形,顶端1片长7-9cm或更长,宽2-5.5cm,称端钝,有一小锐尖,基部钝,侧生小叶较小,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紧贴、银灰色丝毛。花成对生于叶腋或成极短的总状花序;苞片卵形,小苞片卵状长圆形,均被疏长毛及条纹;萼膜质管状,长15-18mm,5裂,被疏长毛,裂片披针形,长7-9mm;蝶形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长约3cm,旗瓣外被粗毛;雄蕊10;子房具柄,有多数胚珠,花柱扁平,内弯,沿内面有毛。荚果线状长圆形,长4-7cm,有短柄。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态环境:山葛薯生于山坡草灌中,少见。
资源分布:山葛薯分布于广东、广西。
化学成分 根茎含甾醇(sterols),甾体皂甙元,三萜化合物,香豆精(coumarin),鞣质,酚类。
性味 甘微苦;平。
《南宁市药物志》:"甘微苦,平。"
归经 肺;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山葛薯的功效与作用】
山葛薯止咳祛痰;消肿拔毒。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疮肿。
①《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拔毒,杀虫,治毒疮。"
②《广西药植名录》:"解毒,拔脓,消肿,治疮痈。"
【山葛薯的图片】
【山葛薯的临床应用】
山葛薯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山岗荚块根3钱,煎服,亦可制成糖浆服用,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505例,一疗程后近期控制178例(35.3%),显效146例(28.9%),好转149例(20.6%)。延长疗程,疗效可有所提高。据观察,少数病人在服药后有头晕及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治疗过程中曾进行血象检查,发现白细胞有不同程度下降,红细胞总数有所增高,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心电图检查提示药物对心肌无损害。服药后呼吸、脉搏有不同程度减慢,心律、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
【山葛薯的药理作用】
山葛薯煎剂对小鼠有镇咳(延缓氨水引咳之时间)及祛痰(酚红法)作用;较高浓度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