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天蓼的简介】
木天蓼为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Actinidia polygama (Sieb. et Zucc.) Mip.)的枝叶。分布东北、西北及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四川、浙江、云南等地。味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除风湿,温经止痛,症瘕的功效。治疗中风半身不遂,风寒湿痹,腰疼,疝痛,症瘕积聚,气痢,白癞风等病症。
中文学名木天蓼
别称天蓼、藤天蓼、天蓼木、金莲枝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侧膜胎座目
科猕猴桃科
属猕猴桃属
种木天蓼
分布区域东北、西北及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四川、浙江、云南等地
采收时间春秋
用法用量煎汤,3-10克
毒性微毒(《别录》)
贮藏干燥储藏
木天蓼的异名
天蓼(《药性论》),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圣惠方》),含水藤(《中国树木分类学》),葛枣、葛枣猕猴桃(《东北木本植物图志》),马枣子(《东北药植志》)。
木天蓼的来源
为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的枝叶。
木天蓼的植物形态
木天蓼
落叶缠绕藤本,高达5米。老枝无毛,有灰白色小皮孔;髓大,白色,实心。叶互生;膜质,上半部或全部变白或黄色;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3厘米,宽4~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有毛;叶柄细弱,有时微有刺毛。雌雄异株;花通常单一,稀为3花,腋生,较大,径达2.5厘米,白色而芳香;萼片5,卵状椭圆形;花瓣5,倒卵形;雄花的子房无花柱,雄蕊多数;雌花有梗,独生,雌蕊1,柱头多裂,子房光滑,瓶状。浆果黄色,熟时变橘红色,卵圆形,长约3厘米,宽约1.3厘米,先端喙状;种子多数,淡褐色。花期6月。果期9~10月。
喜生于深山林缘及山麓、河岸等处灌丛中。分布东北、山东、陕西、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等地。
本植物的根(木天蓼根)、有虫瘿的果实(木天蓼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木天蓼的功效与作用】
木天蓼的性味
①《唐本草》:"味辛,温,有小毒。"
②《品汇精要》:"味苦辛,性温,有小毒。"
木天蓼的功用主治
治大风癞疾,百积,气痢风劳。
《唐本草》:"主百结积聚,风劳虚冷。"
木天蓼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研末或酿酒。
【木天蓼的图片】
【木天蓼的选方】
①治大风疾:天蓼(刮去粗皮,碎锉)四两。以水一斗,煎取一升,去滓,将汁煮糯米为粥,空心食之。如病在膈上即吐出,在中膈即汗出,在膈下即转出,宜避外风。(天蓼粥)
②治白癫风:天麻一斤,天蓼木三斤。上药,锉如大豆粒,用水三斗,入银锅或石锅中,煎至一斗二升,滤去滓,却于慢火上,煎如稀饧,每于食前,用荆芥、薄荷酒调下半匙。(天麻煎)
③治气痢久不止:预采木蓼曝干,用时拇罗为末,食前,粥饮调下一钱。
④补五劳,祛风益气:天蓼木十斤(锉),秫米一硕,细曲十斤(捣碎),黑豆二斗。上以水三硕,先煮天蓼木取汁一硕,去滓,其秫米,黑豆一处净淘,蒸熟放冷,以药汁都拌和令匀,入不津瓮中密封,三七日开,温饮一盏,日再为良。(天蓼木酒)(选方出《圣惠方》)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