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中药名。为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Roxb.)Nakai[Salvinia imbricataRoxb.]的叶。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等地。具有解表透疹,祛风胜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麻疹不透,风湿疼痛,小便不利,水肿,荨麻疹,皮肤瘙痒,疮疡,丹毒,烫火伤。
中文学名 满江红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纲 蕨纲
目 槐叶苹目
科 满江红科
属 满江红属
种 满江红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等地
采收时间 夏、秋季捞取
毒性 无毒
满江红的异名
红浮萍(《分类草药性》),草无根、水浮漂(《开宝本草》),红浮漂(《贵州民间方药集》),浮飘(《四川中药志》)。
满江红的来源
为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全草。
满江红的植物形态
满江红 漂浮植物,略呈三角形。根状茎横走,羽状分枝;须根很多,悬垂水中。叶小形,互生,密生核上,呈二行覆瓦状排列,梨形,斜方形或卵形,无柄;叶片绿色,成熟时红色,上面有多数乳状突起,下面有空腔,内含胶质,有蓝藻共生其中。孢子果有大小两种,成对生于侧枝第一片叶的下面;大孢子果小,长卵形,果内有一大孢子囊,内含1个大孢子;小孢子果大,球形,果内有许多小孢子囊,各含64个小孢子。 生于稻田或池沼中。分布我国西南、华南、华中一带。 本植物的根(满江红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满江红的采集
夏季捞取,晒干。
满江红的药材
干燥全草,叶小,三角形,密生细枝上,皱缩成粒片状,直径约4毫米,上面黄绿色,下面紫褐色或红褐色;细须根多数,呈泥灰色。质轻,气无。以色红者为佳。产四川。
【满江红的功效与作用】
满江红的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辛,无毒。"
满江红的功用主治
发汗,祛风,透疹。治风湿疼痛,风瘙瘾疹,麻疹透发不出,癣疮,火伤。 ①《纲目》:"主痈疽,入膏用。" ②《分类草药性》:"治红白风丹,皮肤瘙痒,风瘫。"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以布包熬水外熨,能发出已收没的麻疹。" ④《四川中药志》:"发汗利水,祛风胜湿,治暴热身痒,利小便;止消渴,治风湿顽癣。"
满江红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或热熨。
满江红的宜忌
表虚自汗者忌服。
【满江红的图片】
【满江红的选方】
①治风湿痛,发汗驱风:红浮漂四十个。取二十个捣烂焙热,趁热包于风湿痛处,包后用针(先消毒)刺患处周围出气,以免内窜,同时将另二十个红浮漂捣烂,煮甜酒内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②治胸腹痞块:红浮萍、桃仁、紫草、茅根各五钱。煨浓汁,冲白酒一两服。
③治麻疹不透:红浮萍三钱。芫荽、椿树皮各二钱。煨水服;再用药渣擦全身。
④治风瘫、麻风癞:红浮萍、苍耳草各二两。煨水服;另取红浮萍、苍耳草各适量,煨水洗全身。
⑤治九子疡:红浮萍捣绒,调甜酒敷患处。
⑥治红崩,白带:红浮萍二钱。煨甜酒吃。(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⑦治火烧伤:红浮漂,晒干研末,以桐油调敷。(《贵州中医药方验方》)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