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M >

  马蔺子

  【马蔺子的简介】

  

  为鸢尾科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lsch.)Koidz.)的种子。8-9月果熟时采收,将果实割下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生于荒地、山坡草地或灌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甘,平。归肝、胃、脾、肺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血定痛的功效。主治黄疸、淋浊、小便不利、肠痈、虫积、虐疟疾、风湿痛、喉痹、牙痛、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疮肿、瘰疬、疝气、痔疮、烫伤、蛇伤等病证。

  

  中文学名    马蔺子

  

  别    称    蠡实、荔实、马楝子、马莲子、马帚子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百合目

  

  科 鸢尾科

  

  属 鸢尾属

  

  种 马蔺

  

  采收时间 8-9月

  

  用    量 3-9g

  

  毒    性 有毒

  

  贮    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异名   蠡实(《本经》),荔实(《别录》),马楝子(《本草图经》),马莲子(《河北中药手册》)。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马蔺的种子。

  

  植物形态

  

  马蔺(《唐本草》),又名:旱蒲(《礼记》),剧草、豕首、三坚(《本经》),荔(《说文》),马薤(《礼记》郑玄注),马莲(《释草小记》),蠡草(《纲目》)。

  

  多年生草本,高约25~30余厘米。根茎粗壮,根细而坚韧。叶基生,线形,长20~40厘米,宽3~6毫米,先端渐尖,全缘,下部带紫色,质较硬,光滑无毛,平行脉两面凸起,7~10条。花茎近上端有3片叶状苞片;花淡蓝紫色,1~3朵,生于花茎顶端,花被6,2轮,下部联合成筒,外轮匙形,向外弯曲而下垂,内轮倒披针形,直立;雄蕊3,密接在花柱外侧,花药长;蜂蕊1,子房下位,狭长,花柱3深裂,扁平,柱头呈花瓣状2裂。蒴果纺锤形,具三棱,先端细。种子多数,红褐色,为不规则的圆形,有棱。花期4~6月。果熟期8~9月。

  

  生于向阳的山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马蔺根)、叶(马蔺叶)、花(马蔺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8~9月果实成熟时割下果穗,晒干,打取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马蔺子的药材

  

  干燥成热的种子为扁平或不规则卵形的多面体,长约5毫米,宽3~4毫米。表面红棕色至黑棕色,摹部有黄棕色或淡黄色的。种脐,顶端有合点略突起。质坚硬。切断面胚乳肥厚,灰白色,角质性;胚位于种脐的一端,白色,细小弯曲。气微弱,味淡。以赤褐色、饱满、纯净者为佳。

  

  主产江苏、辽宁、河北、北京等地。

  

  新疆地区尚以同属植物碱地马蔺的种子,与马蔺子同等入药。

  

  炮制  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捣碎或武火炒至鼓起为度.。

  

  《纲目》:"凡入药炒过用,治疝则以醋拌炒之。"

 

  

  【马蔺子的功效与作用】

  

  马蔺子的性味

  

  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蜀本草》:"寒。"

  

  马蔺子的归经

  

  ①《得配本草》:"入阳明经血分。"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马蔺子的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止血,解毒。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带,喉痹,痈肿。

  

  ①《本经》:"主皮肤寒热,胃冲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

  

  ②《别录》:"止心烦满,利大小便,长肌肤。"

  

  ③《唐本草》:"疗金疮血内流、痈肿等病有效。"

  

  ④《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烦闷,产后血运并经脉不止,崩中带下,消一切疮疖肿毒,止鼻洪吐血,通小肠,消酒毒,治黄病,敷蛇虫咬,杀草毒。"

  

  ⑤《纲目》:、"治小腹疝痛、腹内冷积、水痢诸病。"

  

  ⑥《医林纂要》:"破血,软坚。"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马蔺子的宜忌

  

  ①《别录》:"多服令人溏泄。"

  

  ②《得配本草》:"燥热者禁用。"

 

  

  【马蔺子的图片】

  


        马蔺子的图片  马蔺子的图片
        马蔺子的图片  马蔺子的图片



 

  【马蔺子的选方】

  

  ①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马蔺子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②治水痢:马蔺子、干姜、黄连。上三味为散。熟煮汤,取一合许,和二方寸匕,入腹即断。冷热皆治。(《随身备急方》马蔺散)

  

  ③治月经过多:马蔺子三钱,马蔺花三钱,石榴皮四钱。共为细末,一日分三次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④治喉痹肿热痛闷:川升麻一两,马蔺子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蜜水调下一钱。(《圣惠方》升麻散)

  

  ⑤治咽喉肿痛:马蔺子二钱,牛蒡子三钱,大青叶一两。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鼻衄、吐血:马蔺子二钱,白茅根一两,仙鹤草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马蔺子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骨结核

  

  将马蔺子放在铁锅内炒干研粉内服,每日3次,每次5~7克,小儿酌减。另用其粉2份,凡士林5份,调成药膏外敷。观察骨结核59例,用药时间2~8个月,痊愈者20例,显著好转27例,其余结果不明。

  

  ②避孕

  

  将马蔺子60克捣碎,加水2碗熬成1碗,加入黄酒0.5斤或1斤,稍煮,连渣带汤分成6份。经来时每日2次,连服3天。或将压碎的马蔺子加工制成胶囊剂,50克生药相当于18粒胶囊,每天2次,每次3粒,从月经第1天起服用,连服3天。汤剂试用于200例育龄妇女,1个月内怀孕者6例;另观察25例,3个月怀孕者4例,6个月怀孕者7例。胶囊试用于220例(其中80%左右为哺乳期妇女),服药后3个月内怀孕者63人。服药后少数有月经提前、错后,经量或多或少,白带稍多等副作用。故以马蔺子作避孕药,殊欠理想。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马骝卵
相关文章
蜜蜂子 磨盘草 牡荆子 茅栗仁 茅草叶 茅草箭 麦冬-阔叶麦冬 麦冬-湖北麦冬 马鬐膏 马兰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