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螵蛸又名乌贼骨,是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鑫乌贼、针乌贼、白斑乌贼、虎班乌贼、拟目乌贼等多种乌贼的内壳。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敛疮等。海螵蛸产于中国沿海如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原动物为肉食性,栖息于海底。海螵蛸制作方法为每年4-8月间,把漂浮在海边或积于海滩上的乌贼骨捞起,剔除杂质,以淡水漂洗后晒干,或在5月左右待成群乌贼游到海岛附近产卵时,大量捞捕,除去软体部分,将乌贼骨收集后,洗净,晒干。
中文学名 海螵蛸
二名法 Sepia esculenta
门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目 乌贼目 Sepioidea
属 乌贼属 Sepia
功能主治 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癥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
别名 墨鱼骨、乌鱼盖、乌鲗骨、金乌贼、乌贼鱼骨、乌贼骨
界 动物界
纲 头足纲 Cephalopoda
科 乌贼科 Sepiidae
种 金乌贼 S. esculenta
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
性味归经
【性味】咸、涩,温。
【归经】归脾经、肾经。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2.5~9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3.内服:煎汤,10-30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吹耳、鼻。
禁/宜人群
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砸成小块。
地理分布
1.我国分布于南北沿海,以浙江、福建产量最大。
2.我国分布于北方沿海,山东南部沿海产量较大。
3.我国分布于浙江舟山群岛以北沿海。
4.我国分布于东南沿海。
5.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等沿海。
6.分布于福建南部及广东沿海。
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海螵蛸味咸涩、性温,归肝、肾经;质轻敛涩;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敛疮的功效;主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遗精淋浊,赤白带下,血枯经闭,胃痛吐酸,湿疹疮疡,风泪目翳。
功能主治
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收敛止血,涩精止带,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①《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②《别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③《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④《唐本草》:疗人目中翳。
⑤《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令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⑥《本草拾遗》:主妇人血瘕,杀小虫。
⑦《日华子本草》:疗血崩。
⑧《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
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
烧存性,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脓及耳聋。
⑨《要药分剂》:通经络,去寒湿。
⑩《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
药理作用
1.乌贼骨中所含的碳酸钙,可作止酸剂。新鲜乌贼中所含5-羟色胺及另一种物质,可能是一种多肽类(脑、腮、心含量较多)。人食乌贼中毒可能即此物质引起肠运动的失调所致
2.抗辐射作用:对海螵蛸水煎液的抗辐射作用进行了室验研究,以钴-60为辐射源,剂量率158.5一172转/分钟,照射剂量为700转,小鼠为625转,结果海螵蛸对照时动物30天存活率明显提高,对血中5-羟色胺的含量也显示有益的作用,而对血小板数量和骨髓DNA含量均无明显改善。
3.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在家兔双侧桡骨中1/3处用手锯造成1cm全缺损,分别植进高压消毒的陈年海螵蛸、新鲜海螵蛸,不植任何物体和植自体骨进行比较。术后2周、4周摄X线片检查,8周时宰杀,标本剥除软组织后摄片并做病理切片检查。发现海螵蛸有明显的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其中陈年海螵蛸的这种作用更为明显。
药材选方
①治胃痛,吐酸:一海螵蛸五钱,贝母、甘草各二钱,瓦楞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二海螵蛸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②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③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④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举生半炒,为末吹鼻。(《世医得效方》)
⑤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你,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圣惠方》)
⑥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经验方》)
⑦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千金方》)
⑧治妇人久办白带下:乌贼骨一两(烧灰),白矾三两(烧汁尽),釜底墨二两。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圣惠方》)
⑨治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⑩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外伤出血:海螵蛸、煅猪皮、人中白各一两,石灰一两半。共研细粉。消毒,撒于创面处,包扎即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⑿治血枯:四乌鲗骨、一蔖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素问》)
⒀治哮喘:海螵蛸,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⒁治诸疳疮:海螵蛸三分,白及三分,轻粉一分。为末。先用浆水洗,拭干贴。(《小儿药证直诀》白粉散)
⒂治疬疡:三年醋磨乌贼骨,先布摩肉赤,敷之。(《千金方》)
⒃治小儿脐疮出脓及血:海螵蛸、胭脂,为末,油调搽之。(《圣惠方》)
⒄治头上生疮:海螵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卫生易简方》)
⒅治耳底出脓:海螵蛸半钱,麝香一字。为末。以绵杖缴净,吹入耳中。(《澹寮方》)
⒆治阴囊湿痒:乌贼骨、蒲黄、扑之。(《医宗三法》)
⒇治目中一切浮翳:乌贼鱼骨,细研和蜜点之。(《食疗本草》)
(21)治疳眼:乌贼鱼骨、牡蛎等分。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猪子肝一具,药一丸,清米泔内煮,肝熟为度,和肝食,用煮肝泔水下三两服。(《经验方》)
(22)治下肢溃疡:海螵蛸六两,制甘石一两,赤石脂二两,熟石膏三两。研细末,瓶贮备用,如疮口局部肌肉乌紫者,取上药百分之八十,加入肉桂粉百分之二十。将药末撒于疮口以不见肉为度,每早、晚各换药一次,外贴适当软膏。
第二次换药时,创口不宜用水洗涤,用消毒棉球揩去陈药,或用油料将陈药涂湿后擦去。(《浙江中医》(11):5,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