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D >

  中药独脚柑的图片别名及其功效与作用!

  独脚柑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独脚金的全草,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具有健脾消积,清热杀虫的功效,主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盲,夏季热,腹泻,肝炎。
 


独脚柑图片
 

  【药材名称】

  中文名:独脚柑

  拼音名:Dú Jiǎo Gān

  英文名:Herb of Asiatic Striga

  独脚柑的别名:细独脚马骝、马佬含菊、金锁匙、地莲芝、鹿草、疳积草、黄花甘、同肢草、犸骝草、地连枝、消米虫、五疳草、黄花积药草、串金黄。

  【药材基源】

  独脚柑为玄参科植物独脚金的全草。

  【性味归经】

  独脚柑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脾;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独脚柑10-15g。

  【用药禁忌】

  独脚柑孕妇慎用。
 


独脚柑图片
 

  【独脚柑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独脚柑具有健脾消积,清热杀虫的功效,主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盲,夏季热,腹泻,肝炎。

  1.《生草药性备要》:除小儿黄气,虫积。

  2.《本草求原》:消疳积黄肿。

  3.《野生药植图说》:治肝蛭病。

  4.《广西中药志》:“退热解渴,消食。治疳积烦渴,食欲不振。”

  5.《广东中药》:“解积,去肝火。治小儿疳积消瘦,精神烦躁,夜睡不宁,磨牙咬指,常发热,大小便不调。”

  6.《湖南药物志》:“驱虫,消积,退热。用于小儿疳积,夏季热,腹泻,黄疸肝炎。”

  7.《贵州草药》:“润肺止咳。治喉痒,咳嗽。”

  8.《四川常用中草药》:“清心火,解热毒。治小儿疳积,小便赤,大便热燥等症。”

  9.《福建药物志》:“平肝热。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咽喉炎,结合膜炎,夜盲症,毒蛇咬伤。”

  【独脚柑的图片】
 

         独脚柑的图片  独脚柑的功效与作用
         独脚柑的应用  独脚柑的性状鉴别
 

  【独脚柑的原植物形态】

  独脚柑,一年生半寄生草本,高10-30cm。全株被刚毛。茎单1,少分枝。叶下部者对生,上部者互生,叶片线形或狭披针形,长约1cm或更短,有时退化为鳞片。

  花单朵腋生,或在茎顶端形成穗状花序,下部花疏,上部花紧密,无柄;苞片常长于萼;萼管状,5裂,裂片钻形,具棱10条;

  花冠黄色、红色或白色,长1-1.5cm,花冠先端急剧弯曲,上唇短2裂,下唇3裂;雄蕊4,内蒙,花室1室;花柱细长,先端棒状。

  蒴果卵形,包于宿存的萼内。种子多数。花期7月,果期8-9月。
 

独脚柑的原植物形态
独脚柑图片
 

  【生境分布】

  独脚柑生于庄稼地和荒草地,寄生于寄主的根深蒂固上,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采收储藏】

  独脚柑在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性状鉴别】

  独脚柑,干燥的全草,全体呈黄褐色或绿褐色,茎细,被灰白色糙毛。叶线形或披针形,多数脱落。

  中部以上为稀疏的穗状花序,除少数未结果的植株可见干枯的花冠外,其余大部都已脱薄;萼管状。

  蒴果黑褐色,藏于萼筒中,花柱残存。种子细小,黄棕色。以植株完整、带绿色、无泥砂杂质者为佳。
 

独脚柑的药理作用
独脚柑图片
 

  【药理作用】

  独脚柑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痈杆菌和白喉有显着抑制作用,对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杆菌也有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独脚柑的附方应用】

  1.治小儿疳积、夜盲:独脚柑三、五钱。和猪肝煮熟服,日服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2.治小儿伤食:独脚金干全草、截叶铁扫帚各三至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3.治夜盲:独脚金干全草五钱至一两。配家禽家畜肝脏煮服。(《福建中草药》)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