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杨梅,中药名,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和多花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普遍分布。具有清热止痢的功效,主治赤白痢。
【药材名称】
中文名:地杨梅
拼音:Dì Yánɡ Méi
英文名:Herb or fruit of Flowery Woodrush
【药材基源】
地杨梅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和多花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
【性味归经】
地杨梅味辛;平。归胃;肠经。
《本草拾遗》:"味辛,平,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地杨梅3-9g。
【地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地杨梅具有清热止痢的功效,主治赤白痢。
《本草拾遗》:主赤白痢,取茎、子煎服。
【地杨梅的原植物形态】
1.地杨梅
茎丛生,地下有小块根。叶鞘闭合;叶线形,长7-15cm,宽2-6mm,边缘具缘毛。花序自叶丛中抽出,排成1个头状花序;
花被片6,白绿色至赤褐色,长2.5-3mm;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的2/3,花药狭长椭圆形,花丝较短。
蒴果淡绿色至淡褐色,长约等于花被片。种子3颗,暗褐色;种阜淡黄色,长约为种子1/2。地杨梅花、果期4-6月。
2.多花地杨梅
多年生草本,高12-50cm。叶鞘闭合;叶线形,长5-10cm,宽约4mm。花序常由5-12个小头状花序集生成聚伞花序;小头状花序梗长短不等,多花;
先出叶宽卵形,边缘有小齿和缘毛;花被片黄褐色或黑褐色,长2.5-3mm;雄蕊6,花药长约为花丝2倍;柱头刷状而旋卷。
蒴果近卵形,淡绿色到淡褐色,长约等于花被片。种子卵形,长1.5mm,暗褐色;种阜淡黄色,长约为种子的1/2-1/3。花、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地杨梅多花地杨梅生于山坡草丛、路旁潮湿处。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普遍分布。
【采收储藏】
地杨梅在夏季采割全草,剪取果实,分别晒干。
【生物学特性】
地杨梅,喜温暖气候,耐严寒。对土壤条件要求严,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宜选择肥沃、疏松的坡地或林下地栽培。
1.栽培技术
用种子每殖,直播法。夏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贮藏待播。翌年春季,按行距20cm开浅沟条播,上覆细土1-2cm。
2.田间管理
播后注意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定期清除杂草、松土;生长期施肥1-2次。
【化学成分】
地杨梅含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灰分中含硅、铁、锰较多。种子的脂肪油中含亚油酸28~48%,亚麻酸0~0.6%。
【地杨梅的图片】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