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D >

  大戟

 

  【大戟的简介】

  

  荞,是一种双子叶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短,可以在贫瘠的酸性土壤中生长,不需要过多的养分和氮素,下种晚,在比较凉爽的气候下开花。可以作为绿肥、饲料或防止水土流失的覆盖植物。

  

  亚属 乳浆大戟亚属

  

  分布区域 分布东北、华东地区及河北、河南、湖南、湖北

  

  拉丁学名 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属 大戟属

  

  亚目 大戟亚目

  

  中文学名 大戟

  

  科 大戟科

  

  族 大戟族

  

  功能主治 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种 大戟

  

  目 大戟目

  

  门 被子植物门

  

  界 植物界

  

  亚科 大戟亚科

  

  别名 下马仙、邛钜、紫大戟、京大戟

  

  异名下马仙(《纲目》)。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截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

  

  植物形态

  

  ①大戟,又名:荞(《尔雅》),邛巨(《本经,),龙虎草、九头狮子草、京大戟,将军草、臌胀草、天平一枝香、迫水龙、大猫儿眼、黄花大戟、黄芽大戟、千层塔、搜山虎、穿山虎、一盘棋。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株含有白色乳汁。根细长,圆锥状。茎直立,上部分枝,表面被白色短柔毛。单叶互生;几无柄;长圆形或披针形,长3~6厘米,宽6~12毫米,全缘,下面稍被白粉。杯状聚伞花序,通常5枝,排列成复伞形;基部有叶状苞片5;每枝再作2至数回分枝,分枝处着生近圆形的苞叶4或2,对生;雌、雄花均无花被,花序基部苞叶近肾形;萼状总苞内有雄花多数,每花仅有雄蕊1,花丝细柱形;花序中央有雌花1,仅有雌蕊1,子房圆形,花柱3,顶端分又,伸出总苞外并常下垂。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具疣状凸起物。种子卵圆形,表面光滑,灰褐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路旁、山坡、荒地及较阴湿的树林下。分布东北、华东地区及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

  

  ②红芽大戟(《小儿药证直诀》)

  

  多年生草本,高0.3~1米。块根通常2~3个,纺锤形,红褐色残棕褐色,直径0.5~2厘米。茎直立,分枝少或不分枝,小枝具2行小绒毛;托叶通常4枚,与叶柄合生,呈刚毛状。叶对生;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长椭圆形成线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窄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短茸毛,,尤以脉上为多。顶生聚伞花序;花两性,淡紫红色或有时白色,无柄;花萼4齿裂;花冠筒状漏斗形,长2~3毫米,喉部密被长毛,先端4裂;雄蕊4,花丝线形,长约1毫米,花药长圆形,黄色;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裂。果实卵形或椭圆形,有4~8棱。种子2枚,具有肥厚的珠柄。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于低山坡草丛中的半阳地。分布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采集

  

  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

  

  ①京大戟

  

  为植物大戟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6~20厘米,直径可达4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粗糙而具侧根,顶端多膨大,上有许多圆形的地上茎痕,向下渐细,有纵直沟纹及横生皮孔与支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至灰棕色。气无,味苦涩。以根条均匀,肥嫩、质软无须者为佳。

  

  主产江苏。此外,四川、江西、广西等地亦产。

  

  ②红大戟

  

  为植物红芽大戟的干燥根。又名:红毛大戟、红芽戟、南大戟。呈长圆锥形至纺锤形,多不分歧,偶有分歧者,长6~8~14厘米,直径O.6~1厘米。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多扭转的皱纹,有时可见横生皮孔及支根残基或支根痕;顶端有地上茎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红褐色至棕黄色。气微,味辣刺喉。以条大,肥壮,色紫红、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主产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

  

  此外,大戟科植物准噶尔大戟的根,在新疆亦作大戟使用。

  

  历代《本草》所载大戟,品种亦不止一种,但大多数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如《蜀本草》中所述的大戟,《本草图经》的"滁州大戟"、"并州大戟"以及《植物名实图考》中的"大戟"所述的形态都和大戟科大戟近似。此外,《本草图经》中的"河中府大戟",似为豆科植物;《纲目》所称的"北方绵大戟",似即今之绵大戟(参见"狼毒"条);至于茜草科的红芽大戟,《本草》中未见收载,但为目前大戟药材中使用最广的一种。

  

  炮制

  

  大戟: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醋大戟:取大戟段或片,加醋浸拌,置锅内用文火煮至醋尽,再炒至微干,取出,晒干。(大戟100斤,用醋30~60斤)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大戟于槐砧上细锉,与海芋叶拌蒸,从巳至申,去芋叶,晒干用之。"

  

  ②《纲目》:"凡采得大戟以浆水煮软,去骨晒干用。海芋叶麻而有毒,恐不可用也。"

  

  ③《本草通玄》:"大戟用枣同煮软,去骨,晒干。"

  

  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甘,大寒,有小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大毒。"

  

  归经

  

  入肺、脾、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肾、肝。"

  

  ②《本草通玄》:"入肝、膀胱。"

  

  ③《得配本草》:"入三阴,足太阳经。"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大戟的功效

  

  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①《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

  

  ②《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③《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

  

  ④《日华子本草》:"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百瘕。"

  

  ⑤《本草图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

  

  ⑥《医学启源》:"泻肺。"

  

  ⑦《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

  

  ⑧《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

  

  ⑨《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

  

  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宜忌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体弱者慎用。

  

  ①《本草经集注》:"反甘草。"

  

  ②《药性论》:"反芫花、海藻。毒,用菖蒲解之。"

  

  ③《唐本草》:"畏菖蒲、芦草、鼠屎。"

  

  ④《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⑤《纲目》:"得枣则不损脾。"

  

  ⑥《本经逢原》:"脾胃肝肾虚寒,阴水泛滥,犯之立毙,不可不审。"

  

  大戟的作用

  

  选方

  

  ①治水肿:枣一斗,锅内入水,上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盖之遍,盆合之,煮熟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无时。(《活法机要》)

  

  ②治通身肿满喘息,小便涩:大戟(去皮,细切,微妙)二两,干姜(炮)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用生姜汤调下,良久,糯米饮投之,以大小便利为度。(《圣济总录》大戟散)

  

  ③治水气肿胀:大戟一两、广木香半两。为末,五更酒服一钱半,取下碧水,后以粥补之。忌咸物。(《纲目》)

  

  ④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里未和。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粳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伤寒论》十枣汤)

  

  ⑤治腹水胀满,二便不通:大戟三分,牵牛子一钱五分,红枣五个。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⑥治忽患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气实,加丸数不妨。(《三因方》控涎丹)

  

  ⑦治黄疸小水不通:大戟一两,茵陈二两。水浸空心服。(《本草汇言》)

  

  ⑧治温疟寒热腹胀:大戟五钱,柴胡、姜制半夏三钱,广皮一钱,生姜三片。水二大碗,煎七分服。(《方脉正宗》)

  

  ⑨治晚期血吸虫病:京大戟鲜根洗净,晒干,研粉,每日服三分,于早饭后一小时用开水一次吞服,连续一至二次为一疗程,总剂量约四至五克。同时每日在肿大肝脾处用艾温灸三十分钟和内服丹参合剂(丹参五钱,马鞭草五钱)以助肝脾缩小。在治疗期间必须禁忌食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淋巴结结核:大戟二两,鸡蛋七个。将药和鸡蛋共放砂锅内,水煮三小时,将蛋取出,每早,去壳食鸡蛋一个。七天为一疗程。(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扁桃体炎:红芽大戟五分至一钱,含服。(《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⑿治牙齿摇痛:大戟咬于痛处。(《生生编》)

  

  ⒀治颈项腋间痈疽:大戟三两(浸酒炒,晒干),当归、于白术各二两。共为末;生半夏(姜水炒)为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食后白汤下。(《本草汇言》)

  【大戟的图片】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

  

  大戟根洗净,刮去粗皮,切片,每斤以食盐3钱,加水适量拌匀,吸入后晒干或烘干呈淡黄色,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日服2次,每次1.5~2分,隔日1次,空腹温开水送下,6~9次为一疗程。共观察60余例,均有显著的消肿作用,一般经治6~7天后水肿即完全消失。患者服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其泻下作用常在服药后2~4小时最为剧烈;如症状严重,可进食水果或冷糖开水,反应即可减轻。服药期间用低盐饮食,禁食生冷、辛辣、鱼及猪头肉等发物.禁用于孕妇、心力衰竭、食道静脉曲张及体弱者。

  

  ②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或其他肝硬变腹水

  

  大戟鲜根洗净晒干磨粉,用小火焙成咖啡色,装入胶囊,成人每次0.6~O.9克,隔日或隔2日服药1次,7~8次后停药1星期,以后视病情再服.若腹水巳退,可选用人参养荣丸等调理。曾试治20例,经服药5~36次不等,显效(腹水消失,健康改善,体力基本恢复)9例,好转(腹水显著减少,全身情况改善)9例,无效2例。治程中主要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经数小时后可自行消失;但亦有人观察到,一般服粉剂0.6克时药物反应都能耐受,如超过1.8克时,则反应增重,有恶寒、震颤、头昏、烦躁、口干,有时呈极度恐惧感。反应可持续2~6小时,如及时处理即可缓解。禁忌证同前。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大蓟
相关文章
多叶花椒 多头风轮菜 滴石 多茎野豌豆 多花八角莲 多刺绿绒蒿 钝叶蔷薇 敦盛草 对叶四块瓦 对叶散花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