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雀花,中药名,翠雀花为毛莨科植物翠雀的全草或根,别名大花飞燕草、飞燕草。生于山坡、草地、固定沙丘。分布云南、山西、河北、宁夏、四川、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西藏等地。具有泻火止痛,杀虫治癣,抗菌除湿的功效。
【药材名称】
中文名:翠雀花
拼音:Cuì Què Huā
别名:小草乌,猫眼花,鸡爪连,百部草,飞燕草,鸽子花,鹦哥草,玉珠色洼(藏名)。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药材来源】
翠雀花为毛莨科植物翠雀的全草或根。
【采收加工】
7~8月采收,漂洗,切段,晒干。
【翠雀花的原植物形态】
翠雀花,又名:大花飞燕草。多年生草本,高35~65厘米。茎具疏分枝。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圆,醑形,长2.2~6厘米,宽4~8厘米,3全裂,裂片细裂,小裂片条形,宽0.6~2.5毫米。
总状花序具3~15花,轴和花梗具反曲的微柔毛;花左右对称;小苞片条形或钻形;
萼片5,花瓣状,蓝色或紫蓝色,长1.5~1.8厘米,上面1片有距,先端常微凹;
花瓣2,较小,有距,距突伸于萼距内;退化雄蕊2,瓣片宽倒卵形,微凹,有黄色髯毛;雄蕊多数;心皮3,离生。
蓇葖果3个聚生。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翠雀花,生于山坡、草地、固定沙丘。分布云南、山西、河北、宁夏、四川、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
翠雀花,地上部分含生物碱甲基牛扁亭碱。
【性味归经】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有毒。"
【翠雀花的功效与作用】
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泻火止痛,杀虫。"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抗菌除湿,杀虫治癣。"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含漱,捣汁浸洗;或研末水调涂擦。
【用药禁忌】
不可内服。
【翠雀花的附方应用】
①治风热牙疼:飞燕草五分至一钱。水煎含漱,不可咽下。(《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疥癣:飞燕草配苦参研末调擦。(《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③治头虱:鲜鸡爪连全草,捣碎,水浸洗头。(《吉林中草药》)
【翠雀花的图片】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