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菠,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蓬蘽的根或叶,分布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伤暑吐泻,风火头痛,感冒,黄疸。
【药材名称】
中文名:刺菠
拼音:Cì Bō
别名:泼盘、托盘(《救荒本草》),空腹莲、空腹妙、饭包菠、雅早(《闽东本草》),饭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闽东本草》
【药材来源】
刺菠为蔷薇科植物蓬蘽的根或叶。
【性味归经】
刺菠味酸,平,无毒。
【刺菠的功效与作用】
刺菠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伤暑吐泻,风火头痛,感冒,黄疸。
【刺菠的附方应用】
①治喉痛、牙痛、头痛,衄血:刺菠叶三钱。加食盐少许炖服。
②治扁桃体炎:鲜刺菠根三两,粳米一两。水煎,加蜜二两调服。(性味以下出《闽东本草》)
③治小儿高热发惊:饭消扭根一钱。水煎服。
④治黄疸:饭消扭根四两,黄酒二两。水少量煎汁,饭后服。
⑤治小儿暑疖:饭消扭叶,捣烂取汁外敷。(③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刺菠的原植物形态】
刺菠,落叶小灌木,高达1米。茎细长柔弱,具皮刺和密生腺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
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有不整齐的块刻状锯齿,两面稍有绒毛,下面疏生腺毛;托叶披针形。
花白色,径约4厘米,单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3~6厘米,有柔毛和腺毛;萼片披针状三角形,两面密生绒毛,先端长尾尖;花瓣倒卵状椭圆形。
聚合果球形,热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刺菠生于山野、林缘或路旁。分布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采收加工】
春、夏之间采收,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
刺菠,花瓣含黄芪甙和三叶豆甙。
【刺菠的图片】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