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药百科 > C >

  中药赤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其用药禁忌有哪些?

  赤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行水利热,益心润肺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心阴不足,肺燥,消渴。

  【药材名称】

  中文名:赤茯苓

  拼音:Chì Fú Línɡ

  英文名:light red Indian Bread, light red Tuckahoe

  别名:赤苓、赤茯。

  【药材基源】

  赤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

  【性味归经】

  性味:赤茯苓味甘;淡;平。

  ①《本草择要纲目》:"甘,平,无毒。"

  ②《得配本草》:"甘淡,平。"

  ③《本草再新》:"味辛,性温,无毒。"

  归经:赤茯苓归心;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手太阴、少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③《本草求原》:"入心、胃、小肠、膀胱。"

  【赤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赤茯苓具有行水利热,益心润肺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心阴不足,肺燥,消渴。

  1.《药性论》:破结气。

  2.《本草纲目》: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

  3.《本草再新》:益心气,健中和脾,润肺,燥湿。治泻痢。

  4.陶弘景:茯苓赤色者利。

  5.《本草通玄》:赤茯苓但能泻热行水,并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用药禁忌】

  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赤茯苓的图片】
 

          中药赤茯苓的图片  赤茯苓的原植物形态
          赤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赤茯苓的药材性状
 

  【赤茯苓的原植物形态】

  赤茯苓,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

  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 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

  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

  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

  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境分布】

  赤茯苓生于松树根上,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采收储藏】

  赤茯苓的收获季节和方法同茯苓,当茯苓削去外皮(获苓皮)后,再切成厚薄均匀的片,取其中粉红色的即为赤茯苓,晒干。

  【性状鉴别】

  赤茯苓为大小不一的方块,长宽4-5cm,厚0.4-0.6cm ,间有长宽1.5cm以上的碎块,淡红色或淡棕色。质松,略具弹性。气微,味淡。

  【赤茯苓的附方应用】

  ①治小便白浊不利,时作痛:

  赤茯苓、沉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食后临卧服之。(《鸡峰普济方》茯苓汤)

  ②治心肾气虚,神志不守,小便淋沥或不禁,及遗泄白浊:

  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以新汲水按洗,澄去新沫,控干,别取地黄汁,同好酒熬成膏,搜和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盐酒嚼下。(《三因方》张真君茯苓丸)

  ③治胸胁逆满胀渴: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云滓,分温三服。(《圣济总录》茯苓汤)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