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牛胆的简介】
白牛胆,中药名,为羊耳菊的全草,全草可入药。分布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白牛胆有散寒解表,祛风消肿,行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神经性头痛,胃痛,风湿腰痛,跌打肿肿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
【药材名称】
中文名:白牛胆
拼音:Bái Niú Dǎn
【白牛胆别名】
毛老虎(《生草药性备要》),猪耳风、大力黄(《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白叶菊(《广西中兽医药植》),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风、土蒙花(《湖南药物志》),大刀药、白背风、白羊耳、华耳木、金边草、上大黄(《广西药植名录》),过山香(《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羊耳茶、毛茶(《福建中草药》),山白芷(《广东中草药》)。
【药材来源】
白牛胆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全年可采。
【白牛胆的原植物形态】
白牛胆,落叶灌木。高至1米多,直立,枝条粗壮,被绵毛。单叶互生;狭矩圆形至近倒卵形,长7~10厘米,先端渐尖至钝形,边缘有小锯齿,基部浑圆至广楔形,叶面绿色,有腺点,被粗毛,背白色,密被绢毛或绵毛。
头状花序顶生或近顶的腋生,组成稠密的伞房花丛;总苞片数列,矩形至广披针状,长3~7毫米,宽1毫米,被短毛,边缘膜质.成熟后反卷;
花托秃裸,有窝点;舌状花冠前端每为3裂,管状花冠5裂,黄色;雄蕊5枚,花药基部矢形,有长尾;子房下位,1室,柱头2裂。
白牛胆的瘦果长约1.5毫米,被绢毛;冠毛白色带浅黄色。花期7~8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
白牛胆生于荒山、丘陵、山腰以下草丛中,或灌木丛中。分布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
白牛胆主治祛风,利湿,行气,化滞。治风湿关节疼痛,胸膈痞闷,疟疾,痢疾,泄泻,产后感冒,肝炎,痔疮,疥癣。
①《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痢疾,水泻。"
②《泉州本草》:"行气止痛,开胸利膈,泻肝明目,利湿消食。"
③《实用中草药》:"疏风解表,祛湿利水。治产后感冒、瘀血痛,妊娠小便不通,肝炎,胃痛。消化不良,腹痛,齿漏,颈淋巴结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白牛胆0.5~1两(鲜者1~2两)。
外用:白牛胆捣敷或煎水洗。
【白牛胆的图片】
【白牛胆的附方应用】
①治腰腿痛:白牛胆一两,胡枝子根六钱,大风藤三钱,当归六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②治疟疾:白牛胆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痢疾:白牛胆干叶一两。水煎泡乌糖服。
④治溏泄:白牛胆干叶一两半。水煎服。
⑤治目痛:白牛胆鲜叶一两。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⑥杀灭微丝蚴:㈠白牛胆二两,槟榔五钱。水煎服,连服七剂。㈡羊耳茶四两。水煎服,连服六至七剂。(《福建中医药》(4):1,1959)
⑦治产后伤风:白牛胆六钱,华荆芥三钱,木芙蓉四钱,煎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⑧治胆结石及胆囊炎:白牛胆,白花蛇舌草、牛皮消各五钱,连钱草一两,石菖蒲二钱,皂角一钱。水煎三次分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⑨治痔疮、疥癣:白牛胆二两。煎水洗患处。(《湖南药物志》)
【白牛胆的临床应用】
白牛胆治疗早期血吸虫病
取山白芷(全草)、苍耳草(全草去果、叶)干品各1两,每日1剂煎服。1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早期血吸虫病患者28例,治后进行即期疗效观察,结果粪孵3次复查有9例阴转。服药后一般都有轻度头昏,个别持续数小时,未经处理自行消失。
【白牛胆的化学成分】
白牛胆含挥发油、黄酮、甾醇和酚类等。
【白牛胆的药理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煎剂有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无祛痰(小鼠酚红法)及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法)。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