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山红又名满山红,为尖子木的全株或根。广泛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味苦,微甘,性凉,每年夏秋季采收。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带下、疮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等症。
中文名 遍山红
拼音名 Biàn Shān Hónɡ
分 布 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外文名 Root of Common Oxyspora
别 名 暴牙郎、秤杆菜等
性 味 味苦;微甘;性凉
【遍山红的功效介绍】: 遍山红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暴牙郎、秤杆菜(《贵州民间药物》),遍山红、三叶藤(《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野牡丹科植物。
【药用部位】尖子木全或根 。
【植物形态】尖子木灌木,高0.6~1.7米。小枝、花序及叶背脉上初时均被褐色星状毛,后脱落。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长10~21厘米,宽4~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浅锯齿,主脉5~7条,脉间有无数平行细脉;具长柄,在上方花序下的一对叶无柄。圆锥花序顶生;花萼、花瓣均紫红色;萼筒状,被星状毛,先端具4齿;花瓣4,倒卵形,先端渐尖;雄蕊8,4枚较长,花药S形,紫色,4枚较短,花药直伸,黄色;子房下位,4室,花柱S形。蒴果纺锤形,室背开裂,有8肋。种子多数,镰形。生于山野、丛林。分布我国西南部。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甘微涩。 "胃、大肠二经。
遍山红的功效与作用
遍山红的功效
清热解毒。治痢疾,腹泻,疔疮。
遍山红的作用
①治痢疾:遍山红根或叶一两。煎水服。
②治腹泻:遍山红全草一两。煎水服。
③治疔疮: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并用根一两煎水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资源分布】分布我国西南部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痢疾:遍山红根或叶一两。煎水服。 ②治腹泻:遍山红全草一两。煎水服。 ③治疔疮: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并用根一两煎水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解热毒。
2.《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疮,毒疮。
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提供中药大全、中药百科、中药方剂、中药饮片、中药材价格、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中医药膳、中医按摩、中医方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中医减肥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中药百科、饮片、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不能用作具体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业务及友情链接:2871960833
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宁)-经营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