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拉丁文名:Ferula teterrima Kar. et Kir.),别名臭阿魏、细叶阿魏。是一种独特的药材。多年生一次结果草本,阿魏分新疆和圆茎阿魏两种,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疆阿魏高50-100厘米,全株披白色绒毛,根肥大,圆柱形或纺锤形,有时分杈,表皮紫黑色,有臭气,开黄色小花。圆茎阿魏与它相比,植株要高一倍,茎直立。阿魏味辛、温,阿魏诱鱼有奇效。维吾尔医生还有用它驱虫、治疗白癜风和传统方法。中国只有新疆生长,其它则分布于中亚地区及伊朗和阿富汗。
中文学名 阿魏
别名 臭阿魏、细叶阿魏、熏渠、魏去疾、哈昔泥、五彩魏、阿虞、形虞
界 植物界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科 伞形科
属 阿魏属
分布区域 生于戈壁滩及荒山上。分布新疆。
拉丁学名 Ferula teterrima Kar. et Kir.
二名法 Dysosma versipellis
门 被子植物门
目 伞形目
族 前胡族
种 阿魏
功能主治 散痞,杀虫,化症消积,截疟。用于肉食积滞,瘀血症瘕,腹中痞块,虫积腹痛;治症瘕痞块,肉积,心腹冷痛,疟疾,痢疾。
入药部位
为伞形科植物阿魏、新疆阿魏、阜康阿魏的树脂。
未开花前采收。挖松泥土,露出根部,将茎白根头处切断,即有乳液自断面流出,上面用树叶I覆盖,约经10日渗出液凝固如脂,即可刮下。再将其上端切去一小段。如上法采收,每隔10天一次,至枯竭为止,共约3个月。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温。
①《唐本草》:"味辛,平,无毒。"
②《海药本草》:"味辛,温。"
③《日华子本草》:"热。"
④《本草正》:"味苦辛,性热,有毒。"
归经:入肝、脾、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胃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经。"
⑨《本草新编》:"入脾、胃、大肠。"
④《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1-1.5g。外用:适量,熬制药膏或研末入膏药内敷贴。
禁/宜人群
脾胃虚弱及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疏》:"脾胃虚弱之人,虽有痞块坚积,不可轻用。"
②《医林纂要》:"多服耗气昏目。"
③《本草求真》:"胃虚食少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遂致夺食泄泻,因而羸瘦怯弱。"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斫成小块。
《雷公炮炙论">雷公炮炙论》:"凡使阿魏,先于净钵中研如粉了,于热酒器上裛过,任入药用。"
地理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沙地、荒漠。生于海拔850m荒漠中和带砾石的粘质山坡上。生于沙漠边缘地区,海拔约700m的粘质土壤的冲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亚地区及伊朗和阿富汗。分布于新疆伊宁。分布于新疆乞康。
阿魏的功效与作用
阿魏的功效
【性味】
味辛;平;无毒。
《唐本草》:味辛,平,无毒。
《海药本草》:味辛,温。
《日华子本草》:热。
《本草正》:味苦辛,性热,有毒。
【归经】
入肝、脾、胃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胃经。
《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经。
《本草新编》:入脾、胃、大肠。
《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
化症消积
杀虫;截疟。主症瘕痞块;虫积;食积;胸腹胀满;冷痛;疟疾;痢疾。用于肉食积滞,瘀血癥瘕,腹中痞块,虫积腹痛。
除臭止臭
《唐本草》注云:“体性极臭而能止臭,亦为奇物也。”《本草乘雅半偈》注云:“极臭之物,当与极香同旨,故得以臭止臭。”又记日;“元时充食料,根名稳展,用淹羊肉,转更香矣,盛亦不色变。”《本草纲目》亦载:“常食用之,云去臭气。”故临床用治1:1臭,汗臭和腋臭等证。
行气化瘀
本品辛散苦降,行气解郁,兼入血分,破血祛瘀,有消积除痞之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其能“消积,散痞,用于肉食积滞,瘀血瘕瘕,腹中痞块,” 《景岳全书》说:“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瘕瘕积聚之证,多因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或兼痰湿凝滞,因而成病。”《丹溪手镜》曰:“瘕者,系于气,瘕者,系于血。”提出:“凡积病不可用药下,使损真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药使之融化。”《本草求真》曰:“其味既兼辛与温,则气更活不滞,故书载治痞辟秽,服之最为得宜,”因而阿魏常用于肝气郁滞,食滞痰阻,气滞血阻,瘀血内结等,所致之癓瘕积聚,皆可用本品治疗。
杀虫消积
阿魏辛苦温,虫得辛则伏,得苦则下,得温则除,为杀虫之良药。因此临床可治蛔虫、绦虫、钩虫、蛲虫、姜片虫等病:早载于《唐本草》谓之:“主杀诸小虫。”
辟秽解毒
该药既辛且苦,辛能行散阳邪之毒,苦能降阴邪之毒,又当其极臭,辟秽解毒。凡误食毒蕈,或死畜臭肉,皆可应用。故《日华子本草》曰:“御一切蕈菜毒。”《本草汇编》曰:“解自死牛、羊、马肉诸毒。”
温中止痛
《本草正》载其性热,入脾胃,温中敬寒,行气止痛。凡脘腹疼痛,属寒凝滞,症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者,均宜用之。
截疟
疟疾为疟邪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内搏五脏,横连募原,而行起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本品具有:最辛、走窜之力盛;最温,温散之功更助辛行,则而透达募原,窜游五脏,祛除伏于半表半里等处疟邪,以施除邪截疟;温阳透邪之效。因此,临床用于治疗疟疾。其物又极臭,有辟秽、解毒、除瘴之长,宜用于较重的瘴疟。王谬《百一选方》载:“夔州潭远病疟半年。故人窦叟授方:用真阿魏,好彤砂各一两,研匀,米糊和,丸皂子大。每空心人参汤化服一丸,即愈。世人治疟,惟用常山,砒霜毒物,多有所损。此方平易,人所不知。”
升清降浊
《内经》曰:“气厚者为阳”。阿魏体气极臭,是为阳中之阳。《内经》又早:“阴成形。”本品为液状沿于根部,取出之汁,久乃坚凝,而为阴中之阴。加之味苦。故曰一物两极。功能正如《本草乘雅半偈》曰: “阿,倚也,衡也,上倚以下取平,权轻重,度长短,故主诸疾,倚之各取其平。”该药专入脾胃两经,本为一物两极;极阳之辛温,能温中健脾,升举阳气上行;极阴之沉苦,又能降逆胃气,导泻湿浊下行。用治霍乱最效。而霍乱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湿壅中焦,升降格拒、引起脾胃功能紊乱,运化失司,脾陷胃逆,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挥霍撩乱成病。《景岳全书》曰:“治法,当引清气上升,使浊气下降,无有不安。”因此,《本草纲目》日其:“主霍乱心腹痛。”阿魏升清降浊,以治疗霍乱甚效,加上此物“功能捷如影响,第臭恶特甚”(《本草乘雅半偈》)。故宜治霍乱之重证。
阿魏的作用
阿魏产于我国新疆以及伊朗、阿富汗及中亚西亚一带。新疆称之为臭阿魏,为伞形科植物的树脂。具特异的强烈而持久的大蒜样二硫化合物气味,其中仲丁基丙烯基二硫化合物约占45%,是本品具特殊蒜臭味的原因。阿魏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胃三经,能自肠道吸收,即使大用量至12g,亦无明显毒性,一般外用人膏药,内服入丸散。
“阿魏”虽然气臭难闻,但能自肠道吸收,排除肠道陈腐积滞及秽恶臭浊之气,以浊攻浊也,是一味治疗消化性腹胀的良药。临床运用得当,能迅速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疾苦,尤其是难治性腹胀.
食疗作用
阿魏的空心根茎包含奶样物质,并且富含有机硫。这种物质有时会被干燥并与大米粉混合用于烹饪。阿魏粉在美国很流行,但在其他国家也有应用。例如,印度人的所有小扁豆菜肴中都使用阿魏,这主要与这种草药能预防和减少臭胀气有关。
尽管气味难闻,但阿魏的味道有些像带土腥味的洋葱。这种丰富特别的味道深受一些大厨喜爱,因为它有不同应用,其中包括制作汤和炖品。此外,许多人喜欢在肉和蔬菜中添加一撮阿魏改善口味。
抗凝血
水浸剂在急性试验(犬静脉注射)及慢性试验(大鼠)中,能延长血凝时间,并能显著降低血浆对肝素的耐受力,其抗凝作用可能与血中肝或肝素样物质的增加有关。
抗菌
在体外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1: 1600)。
驱虫
与硫黄、槟榔及肉桂合用,作成煎剂先给小鼠灌胃,可减少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后成虫发育率。
抗惊厥
国外有用其胶质作抗惊厥用或治疗某些精神病。
加快心率
水煎剂或水一醇提取液,对离体蛙心能降低其心跳振幅,增快心率。
加强子宫收缩
1:1000煎剂能引起离体豚鼠子宫的强烈收缩,但水一醇提取液则无效。
抗炎作用
新疆阿魏挥发油乳剂无论皮下注射或口服给药,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炎症介质组胺及5-HT所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作用类似于消炎痛及地塞米松,表明,阿魏对致炎所造成的炎症的急性阶段具有明显效果,可能与它能拮抗炎症介质有关。
阿魏能抑制福氏佐剂所造成的免疫性炎症反应,提示它能抑制迟发性变态反应。这是IV型的变态反应,实验还证实阿魏能明显抑制SRBC致敏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该反应是由细胞免疫引起的IV型变态反应,为由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特异性反应。此外,阿魏还能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减少3H-TdR掺入量,进一步证明了阿魏对淋已细胞免疫功
抗过敏作用
新疆阿魏挥发油水乳剂能阻止过敏介质释放及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并能直接拮抗组胺和SRSA对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反应。
对心脏的作用
新疆阿魏水煎剂及水-醇提取液能降低离体蛙心的心跳振幅,增加心率。
抑菌杀虫作用
阿魏煎剂在体外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1:1600),与硫黄、槟榔及肉桂合用。作成煎剂预先给小鼠灌胃,可减少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后成虫发育率。
阿魏的治病验方
治一切痞块癥瘕,食次血气成积者:阿魏五钱,白芥子四两,白术三两,三棱、莪术各二两。后四味俱炒燥,研为细末,以阿魏热酒溶化,和入为丸,黍米大。每早晚各服二钱,白汤下。妇人病此,本方加当归、川芎、干漆,俱酒炒各一两。(《何日中手集》)
治痞:阿魏、乳香、没药、芒硝各二两,俱研细,听用。外用大黄二两,白芥子三两,木鳖子二十一个(去壳),穿山甲、肉桂、川独活各一两五钱,乱发二两;用香油四十两,煎黑去渣,待油冷凝,入锅内,乘油冷时加水飞净细炒燥黄丹二十两,将油煎滚,用铁箸不住手搅,以黄丹黑熟,软硬得所,提起,将凝,加入阿魏、 乳、没、硝四味细末在内搅匀,即成膏矣。凡贴膏药时,先用芒硝研细,随患处铺半指厚,以纸盖定,用热熨良久,如硝耗,再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何 日中手集》)
治小儿食积,腹如蜘蛛状,肚痛,小便白浊:阿魏(醋浸一宿,研如泥)半两,黄连(炒)半两,花碱(研如粉)三钱,山查肉(山楂)一两,连翘一两半,半夏(皂角浸一宿)一两。上为末,炒神曲糊丸,如萝卜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医学纲目》阿魏丸)
治气积,肉积,心腹膨满,结块疼痛,或引胁肋疼痛,或痛连背膂,不思饮食:木香(不见火)、槟榔各半两,胡椒、阿魏(用醋化开)各二钱半。上为细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饭,杵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时候,生姜皮汤下。(《济生方》阿魏丸)
治疟疾:胭脂、阿魏各一大豆许,同研。以大蒜肉研和为膏,用大核桃一枚,劈开去仁,取一片以药膏子填在核内。疟发时,用药核桃覆在手虎口上,男左女右,令药着肉,以绯帛系定,经宿乃去。(《圣济总录》扼虎膏)
治诸积 鸡子五枚,阿魏五分,黄蜡一两。锅内一处煎。分作十服,温汤空心服。(《赤水玄珠》脾积膏)
治男妇痞块 阿魏一两,生漆(滤过)、苍耳(苍耳子)各四两,蜂蜜六两。和匀入锡罐内,密封罐口,置锅内水煮三炷香久,取起候冷。每服二茶匙,食远烧酒调下,日三次。忌油腻发毒物。(《医学入门》生漆膏)
治噎膈、反胃 大枳壳二个(剖开去瓤),阿魏六分,杏仁(苦杏仁)十粒。研匀,装壳内,湿棉纸包七层,慢火内炙存性,去阿魏、杏仁,研末。每个作一服,烧酒调下,服三个痊愈。(《仙拈集》枳壳散)
治疟母结癖,寒热无已 真阿魏,雄黄各二钱半,朱砂钱半。上沸汤泡阿魏研散;雄、朱为末和之,稀面糊丸桐子大每一丸,人参煎汤,候冷,空心服。瘴疟,桃枝煎汤,冷服。临发,磨一丸,傅鼻头、口畔。(《直指方》经效疟丹)
治败精恶物不出,结成疝,痛不可忍 阿魏二两(酢和荞麦面裹,火煨熟),槟榔(大者)二个,刮空,滴乳香满盛,刮下来,用荞麦拌作饼,慢火煨。上细末,入硇砂一钱,赤芍一两,同为末,面糊搜和丸,如梧子大。盐酒下。(《脉因证治》应痛丸)
治天钓、内钓 蓬术(莪术)五钱,阿魏二钱。上先将温酒化阿魏,浸蓬术(莪术)一昼夜,焙干为末。紫苏米饮调下。(《婴童百问》魏香散)
治白虎风身体疼痛不可忍,转动不得 阿魏半钱匕,地龙十五条(白色少泥者.微炒),乳香(研)、好茶末各一钱匕。上为细散。分两服,空心热酒调下,更吃热豆淋酒、热姜稀粥,以衣被覆取微汗。(《圣济总录》阿魏散)
治牙痛 阿魏、臭豆各一分。上药同研如粉,以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用一丸,绵裹,随患处左右插在耳门内。(《圣惠方》)
【配伍应用】
配人参,人参甘、微温,大补元气,益气补脾;本品辛、温、温中健脾,化痞消积,一辛一甘,一泻一补,共收扶正祛邪之效。
配朱砂,本品之臭,辟秽解毒;朱砂味甘,甘缓解毒;二者相伍,各尽其能,互补所长,共主诸毒。
配沉香,本品辛苦温,入脾、肝经,温中散结,疏肝解郁;沉香辛苦温,入脾、肾经,行气调中,温肾纳气,合而疏肝解郁,健中调气,祛散结气,引气归元,故主治诸气病不通。
配黄连,专长治痢,《草窗》周密云: “治痢以黄连,木香汤下。”黄连苦寒,本品辛温,一寒一热,阴阳相济,互不偏害。
配山楂,均入血分,性温活血,同达病所,既发散积之阳邪;又下泻瘀之阴邪。相互协助,消积除痞,力量倍增,故宜治癓瘕。
配莪术,本品与莪术性味归经皆同,擅长行气止痛,破血祛瘀,消积除痞,功能峻猛,合用更盛。
配麝香,本品极臭,游散之功益强;麝香辛香,走窜之性甚烈,二辛相和,如虎添翼,入血分,活血散瘀,开结破积,故主诸积,肠覃。
阿魏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及孕妇忌服。
《本草经疏》:脾胃虚弱之人,虽有痞块坚积,不可轻用。
《医林纂要》:多服耗气昏目。
《本草求真》:胃虚食少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遂致夺食泄泻,因而羸瘦怯弱。
阿魏的药用已经有数十年历史,一些人还把它当做药茶服用。尽管气味刺鼻,但阿魏有缓解肠胃不适,感冒症状,焦虑,慢性疲劳,酵母菌感染和胃胀气等作用。阿魏不能生吃,并且吃生阿魏根可以导致严重腹泻和呕吐。